【小康路上看老鄉】蒲建斐:回鄉創業 堅信自己的家鄉會更加美好

本網記者程健趙志富

4月25日上午,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小康路上看老鄉”隴南采訪活動來到康縣岸門口鎮楊家河村。村口,回鄉創業青年蒲建斐正站在家門口,招攬游客。

走進蒲建斐創辦的民宿——林云山莊,古樸的土木結構房屋,新式的住宿房間,院子邊溪水聲伴著鳥兒的鳴唱,藍天下青翠的山林環繞四周懷抱著村落……讓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腳步,靜享自然之美。

招呼完客人,蒲建斐向記者講述了他的成長經歷與創業故事。

“這是個坐落在深山里的小村子,若不是乘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春風,我們這個村子,可能永遠不會被外人知道。”望著窗外的山林,蒲建斐的思緒回到了20多年前的那段艱辛歲月。

彼時,在村子里讀完三年級的蒲建斐不得不離開家園,到外邊去上學。因為,村里的小學只有三個年級。

裝好母親熬夜搟切、晾干的面條,背起父親劈砍、捆扎好的柴火,蒲建斐和同學們一道朝著5公里外的小學走去。宿舍,是一間“超大”的房屋,中間是一排能擠下數十人的床鋪,四面墻根處,是一圈灶臺,生火、做飯、洗鍋,然后換另一波孩子生火、做飯、洗鍋……每每飯點時刻,“超大”的屋子里彌漫著柴煙,就著嗆人的煙,蒲建斐升到了初中。

初中時候,灶房與宿舍分開,做飯、吃飯時,再也不用被嗆,對蒲建斐而言,是值得回念的幸福時期。也就是這個時候,為了讓兩個孩子能繼續上學,蒲建斐的父親只能遠走他鄉,到建筑工地打工掙錢。靠著父親的汗水,蒲建斐和姐姐都通過讀書,走出了大山。

大專畢業后,蒲建斐在上海一家電子廠謀得了一份工作,每個月7000多元的薪水讓他欣喜不已。

幾年后,蒲建斐的父母告訴他,家鄉開始了美麗鄉村建設。帶著疑惑,蒲建斐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家鄉的改造建設上。

“那是2019年,我時刻關注著家鄉的變化,也到處查資料了解政府的政策與規劃。”蒲建斐說,隨著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了解,他的內心燃起了一股莫名的激情之火。他說,“我覺得,家鄉從這個時候開始,會有不一樣的未來,我堅信家鄉會變得更加美好,我想回去。”

就在蒲建斐燃起回鄉的激情之時,他的父母在幫扶干部的引導和動員下,準備辦民宿。

“你回來吧,咱們家的房屋要改造,需要人手。”蒲建斐的母親這樣說。

“我要回去了,天天和親人在一起,還能自己給自己賺錢。”蒲建斐這樣想。

隨后,蒲建斐回到故鄉,用自己積攢的積蓄和政府“每間房子1萬元”的補貼,以及親戚朋友跟前的借款,將自家舊房子對內、對外進行了改造。

“在保持原樣不變的基礎上,對二樓做了升高、對內部做了裝修改進、對外墻進行了美觀改造……”蒲建斐說,“所有的床和家具都是自家木頭做的,自己也再一次站在了灶臺前,學習、提升做‘廚師’的能力。”

2020年春暖花開,林云山莊正式開門營業,當月,收入過萬。這更加堅定了蒲建斐的信心與動力。

雖然,近兩年受疫情影響,一年的收入難以再次企及十余萬,但蒲建斐相信: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而且,他還細細規劃了未來的打算:新建娛樂、建身場所,租借鄰居的房子擴建山莊的床位與規模。

他說:“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回鄉創業,在鄉村振興中為家鄉做出自己的貢獻。”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