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出臺《方案》 緊盯短板弱項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中國甘肅網4月19日訊(本網記者張玉芳)今日,甘肅省發布了《關于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補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養老、托育、健康、文旅、體育、家政等生活服務需求為目標,著力化解生活性服務業有效供給不足、便利共享不夠、質量標準不高、人才支撐不強、營商環境不優等問題,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方案》明確指出,到2025年,配套托育服務設施覆蓋所有新建住宅小區,符合條件的完整社區托育服務設施達標率在60%以上,社區托育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50%以上,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3%。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3.2人、注冊護士4.5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8張。鄉鎮(街道)具備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50%,新建城區、居住(小)區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配齊養老服務設施,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55%。農村和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達到80%和100%,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0%以上,每百戶居民擁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面積達到30平方米,居民活動區域面積占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總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60%以上。建成300個“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公共文化設施,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建筑面積達到992.7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新建城區、居住(小)區按室內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標準配建公共體育設施。

《方案》明確,要擴大普惠性生活服務供給和大力發展社區便民服務。聚焦養老、托育、教育、醫療等供需矛盾突出的領域,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鼓勵引導社會力量提供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性服務,實現大多數公民付費享有。引導專業化普惠托育、學前教育、普惠養老等服務機構進駐社區開展服務。在改造現有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基礎上,加快新建一批集餐飲、托育、老人看護、零售、縫紉、美發等業態于一體的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推動發展基礎較好的城市加快發展老年助餐、居家照護服務,力爭“十四五”時期逐步覆蓋80%以上社區。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推動品牌連鎖生活性服務業資源下沉社區,豐富完善服務業態類型。

聚焦老年人服務設施問題,《方案》提出,要推進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空間適老化、適兒化改造。建設鄉鎮(街道)、城鄉社區兩級養老服務網絡,推動專業服務延伸至社區和老年人家庭,實現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浴、助急助醫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鼓勵推廣“互聯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虛擬養老院”等模式,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服務。在提供數字化智能化服務的同時,保留必要的傳統服務方式。建設社區老年教育教學點,推進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

此外,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拓展在線技能培訓、數字健康、數字文化場館、虛擬景區、虛擬養老院、在線健身、智慧社區等新型服務應用,通過預約服務、無接觸服務、沉浸式體驗等擴大優質服務覆蓋面。圍繞社會生活消費多樣化需求,采取線上線下結合、跨界業務融合平臺模式,在教育、醫療、社區、健康、體育等領域,培育扶持一批大型生活服務平臺。鼓勵平臺企業與實體企業深化合作,促進精準營銷、便捷支付、線下終端體驗交易和用戶反饋等業務環節高效聯結。支持中央廚房企業自行建設或與第三方線上銷售平臺合作,設置“中央廚房菜品專區”,向社會團體和社區居民提供安全便捷、常態化的餐飲配送服務,發展餐飲個性需求服務新業態。構建智慧養老新模式和養老資源整合的服務管理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行、助醫等“點菜式”精準便捷養老服務。

同時,要增強市場主體抗風險能力。健全重大疫情、災難、事故等應急救助機制,完善風險防范化解機制,強化應急救援力量和物資裝備建設。對提供群眾急需普惠性生活服務的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及時建立相應綠色通道,強化應急物資供應保障。采取加大紓困資金支持、推進減稅降費、加強用電保障、支持穩崗擴崗、提供融資服務等幫扶措施,幫助提供生活服務的小微企業,緩解成本壓力加大、經營困難加劇等問題。鼓勵發展適應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的生活性服務業新業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