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常德市清廉村居建設“密碼”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劉笑雪 通訊員 胡穩 皮柏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下旬,來到常德市武陵區蘆荻山鄉黃愛村,只見幸福屋場中心矗立著一棵“和解樹”,樹蔭為炎熱的天氣送來涼爽。附近村民介紹,因為黨員干部和村民經常在樹下聊天溝通,化解了很多矛盾,“和解樹”由此得名。

這是常德市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的鮮活案例。近年來,常德市強化黨建領航,夯實基層組織,培育廉潔文化,讓“清廉”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能量和鮮明底色。

黨建引領清廉建設,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活力滿滿。常德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嚴格落實《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要求,組織村(社區)從素質過硬、公認度較高的支部委員中推選紀檢委員,建立動態補齊、能上能下的工作機制;引導紀檢委員發揮監督員、調查員、信息員、宣傳員作用,建設清廉有為的基層組織,為清廉村居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從去年起,每月1日成為桃源縣沙坪鎮賽陽村召開黨務村務監督月例會的日子。每到那一天,村級紀檢員、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們都齊聚“陽光議事大廳”,直接參與村務討論決策。賽陽村還聘請退職村干部為監督員,共同參與工程建設等重大事項的監督,讓黨務村務財務在陽光下運行。

臨澧縣刻木山鄉巖橋村配齊1名村紀檢員和3名村務監督委員,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從源頭上遏制“微腐敗”。該村去年實施閘門改造、機耕道修建、溝渠清淤等工程項目過程中,構建了“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鏈條,各環節都有村紀檢員、村務監督委員、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參與,并及時公開有關情況,贏得村民點贊:“不花冤枉錢,不做無用功,不留半點后患!”

傳承紅色基因,挖掘廉潔文化,一個個清廉村居“樣板”涌現出來。

走進黃愛烈士的家鄉——武陵區蘆荻山鄉,獨具特色的清廉村居畫卷徐徐展開。在黃愛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村民們通過聆聽廉潔故事,感悟先烈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天景花池”田園綜合體內,“愛蓮說”觀景臺、“清河長廊”等文化景點,讓“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扎根群眾心田……在廉潔文化浸潤下,蘆荻山鄉民風淳樸,人人愛廉倡廉。

村規民約,“約”出清廉好村風。

“打牌賭博要思量,禍妻禍子禍家庭。”這是津市市白衣鎮白衣庵社區居民公約中的一句。白衣庵社區建立居民公約實施臺賬,規范居民行為。同時,成立鄉風文明志愿服務小分隊,通過政策宣講,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基層自治。

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賽陽村決定成立旅游觀光專業合作社,今年全年預計接待游客4萬余人次,旅游凈收入超300萬元;蘆荻山鄉清廉文旅專線已接待游客28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約1180萬元,直接帶動近160人就業;白衣庵社區獲評湖南省美麗鄉村、常德市文明社區……清廉村居建設,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

“鄉村振興,清廉先行。”常德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將堅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清廉村居示范點,推動清廉村居建設全域開展、全面提升,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動力。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