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繪就新時代“富春山居圖”

持續推進“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動——

郴州繪就新時代“富春山居圖”

省級美麗鄉村桂陽縣和諧村。郴州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資料圖片)

羅徽 劉貴權

清理垃圾、清除雜草、治理亂堆亂放、拆除違建,利用整治出的空閑土地資源,在村頭巷尾、房前屋后種植果蔬綠植,圍起柵欄圈養雞鴨……每到周末,北湖區各機關干部和鄉鎮干部職工紛紛走到村里,和村民共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如今茅坪的村道變寬了、巷子明朗了、人居環境變好了?!痹搮^華塘鎮茅坪李治軍村民說。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近日,筆者行走在山水郴州,一個個美麗鄉村映入眼簾。這是當地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引領,積極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在全市部署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動(以下簡稱“百千行動”)取得的成效。

目前,郴州成功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92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330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獲2022年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一幅新時代“富春山居圖”在這里徐徐展開。

一張藍圖繪到底

戰略擘畫開新局,一張藍圖繪到底。

近年來,郴州立足市情農情,針對不同階段人居環境整治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先后出臺分類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美麗屋場”建設、鄉村風貌提質拆除整治、“喚醒老屋”等相關文件,確?!鞍偾袆印庇辛τ行蛲七M。

在承辦第二屆湖南旅發大會中,郴州又成立城鄉風貌提質專組,對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作出系統部署。同時,按照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生態宜居、產業興旺、全域管控、節約集約、保護優先等原則,區分不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發展,城鄉融合、“多規合一”編制村莊布局規劃,實現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協調發展。目前,已完成1127個行政村規劃編制。

一張藍圖,日漸清晰。接下來,市委書記和市長部署推動,市委副書記具體牽頭負責,建立市領導聯點包村機制和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統籌研究重大事項,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一月一調度、一季一排名、每季召開一次現場會”推進機制和常態化督導機制,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現場觀摩、會議點評、常態化督導的重點內容,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今年來,共開展督導16次,下發通報15期、交辦函30份。其中,對縣市區城鄉風貌提質區域內的鄉鎮(街道)、村(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12次全覆蓋督查。

一步一個腳印走

今年,郴州以村莊潔化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序化“六化”行動為抓手,以“廁所、垃圾、房屋、污水”等為重點,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提升戰。

一子落,滿盤活。

借助承辦省旅發大會契機,實施全市全域鄉村風貌提質拆除整治行動,目前累計拆除違建房危房舊房雜房空心房等超過1100萬平方米,騰出土地近900萬平方米。在拆除整治后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建成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游園10167處。

蘇仙區許家洞鎮鐘家村推舉12名德高望重的退休村干部、鄉賢和村民代表成立了鄉村振興理事會,發動村民拆除危舊雜房、旱廁,僅涌水瀾組40余戶村民就主動拆除危舊雜房、旱廁80多棟18000平方米,村容村貌和生活環境明顯改善。該村76歲的村民羅兆節說:“現在村里環境越來越好,尤其是旱廁改為戶廁之后,生活質量都跟著上了一個新臺階。”

為了深化廁所革命,郴州堅持建管結合,按照統一采購、施工、設計、驗收“四個統一”原則,并把運行管護作為前置要求,推動農村廁所改造與使用管護一體謀劃、一體設計、一體建設。全市累計完成改(新)建農村戶廁100萬余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3.80%。

同時,全市出臺規范農村村民建房管理八條措施,發布體現湘南民居風貌的農村住宅建設標準圖集,統一建房標準、統籌風貌管控、統抓房屋質量;全面推行“五點減量法”,推行農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覆蓋率達10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28.7%。

另外,全面組織開展“喚醒老屋”試點工作,立足老屋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實施微改造、精提升,讓老屋換新顏。北湖區茅坪村引進經營主體對破敗的老屋進行修繕改造,打造“黑米姐姐”米粉鋪、酒鋪等特色餐飲體驗館,既保留原汁原味的老建筑風貌,又呈現充滿生機活力的嶄新面貌,昔日老屋成了村里的新景點。

一幅美景入畫來

桂陽縣正和鎮和諧村,是西河鄉村振興示范帶上的一個小村落,這里修竹茂林,溪流潺潺。人在村里走,就像畫中游。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凱介紹,這些年,該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拆除危舊雜房、旱廁,修建菜園、花園、游園;修復河堤、岸坡、人文景觀等,村容村貌大變樣。

和諧村的舊貌換新顏是郴州全力推進西河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一個縮影。該市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立標打樣,出臺示范帶建設三年行動方案,重點實施以人居環境整治等為主要內容的10大提升提質工程和30項主要工作,西河沿線52個行政村全部創建為美麗鄉村,其中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2個。

西河沿線以外的其他7個縣市,立足本地實際,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重點推進190個示范村建設,精心打造28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

堅持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特色利用,不搞大開發大建設,充分利用農村廢棄的設施和廢舊材料、物件等,賦能人居環境改善、促推鄉村產業發展,推動“生態紅利”變成“民生福利”。桂陽縣和諧村利用廢棄的舊郴嘉鐵路和火車站建設“人生驛站”和“歷史車輪”項目,在還原田園韻味和車站光影的同時,融入星空露營、觀光小火車、農事體驗、影院、攝影、研學勞動實踐等業態,鄉村旅游持續火熱。據統計,全市利用老物件、廢舊農具等建設的農耕文化展覽館、博物館文化墻等達1074處(所)。通過改善人居環境,提升鄉村品位,帶動鄉村農業觀光、休閑旅游、餐飲民宿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一審:楊露 二審:余畫 三審:文杰)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