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益陽傾力打造“水美洞庭” 1至4月,南洞庭湖3個國控斷面穩定為Ⅲ類水質


(資料圖)

華聲在線6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軍 通訊員 孫珊)近日,在“2023年六五環境日益陽主場活動暨巡護最美資江行動”巡河中,益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在資江河道抽樣取水檢測,現場檢測結果顯示,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

南洞庭湖風光迤邐。

益陽市扛牢“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責任,以問題為導向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打好碧水保衛戰。去年,益陽市33個國、省控斷面水質檢測,Ⅰ類至Ⅲ類水質斷面占比達97.0%,比上一年提升9個百分點,南洞庭湖3個國控斷面水質首次達到Ⅲ類水質。今年1至4月,南洞庭湖3個國控斷面水中總磷濃度≤0.042毫克/升,穩定為Ⅲ類水質。

珍珠養殖退出后改造的沅江市新灣鎮十里荷塘。(益陽市生態環境局沅江分局供圖)

該市通過生產退污、生活減污、生態控污持續提升南洞庭水環境質量。加快轉換工業動能,淘汰落后產能。近年來,全市關停26家造紙企業制漿產能55萬噸,拆除全部14家灘涂船廠。拆除各類矮圍、網圍697處,完成2.3萬畝精養魚池生態化改造及尾水治理。集中清理湖泊網箱養殖5萬余畝,所有天然水域全部實現“人放天養”。制定禁磷任務清單,實施56個削磷項目。每季度開展一次專項執法檢查,打擊生產、銷售和使用含磷洗滌用品的行為,有效削減排入洞庭湖總磷量。

益陽以河湖長制為抓手,整治河湖生態。近年來,共投入1.8億元專項資金,開展河湖岸線“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集中整治行動。2018年以來,南洞庭湖流域沅江市清理的河湖“四亂”問題,占全省的1/4。南洞庭湖濕地等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取得成效。目前,南洞庭湖棲息鳥類從3萬多只增至8萬多只,麋鹿、江豚種群數量從個位數分別增長到160、100多頭,10余只珍稀瀕危鳥類青頭潛鴨在河湖濕地繁衍生息。

(一審:楊露 二審:余畫 三審:文杰)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