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實時:董家潭湘江特大橋有序推進 白南高速公路全路段預計明年8月通車

大橋已完成20對掛籃懸澆施工。

■文/圖 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小青 通訊員 肖興國 賴楨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20日,白果至南岳高速公路(簡稱白南高速)三標段董家潭湘江特大橋項目現場,5個碩大的橋墩直插河底,塔吊巨臂在空中揮舞,百余名工人忙著掛籃懸臂澆筑,盡顯磅礴氣勢。

攻堅克難,啃下“硬骨頭”

董家潭湘江特大橋連接衡山縣長江鎮勝利村和衡東縣新塘鎮宋坪村,全長1463米,為白南高速重難點及關鍵性控制工程。

“董家潭湘江特大橋施工難度大主要是兩大原因:一是董家潭湘江段為二級航道,最深水位達16米,過往船只引起的波浪較大;二是董家潭湘江特大橋處于二級水源保護區、鲴魚保護區,對水質要求非常高。”白南高速三標段項目經理胡積興介紹。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保護好碧水湘江,項目建設者絞盡腦汁,反復與設計單位對接,經過多次設計方案優化、結構驗算、專家論證,全面采取清水成孔+氣舉反循環工藝,減少了河床開挖,嚴格控制泥漿的排放。同時,項目部安裝水質監測設備,實現24小時實時監管。

防洪方面,項目部主動提高標準,按照20年一遇洪水設計,橋面比原設計抬高了7米,光鋼材就多耗費2000噸左右。

近來,陰雨綿綿,工人們搶工期、趕進度。目前,董家潭湘江特大橋已完成20對掛籃懸澆施工,主橋預計年底合龍。

“董家潭湘江特大橋只是項目的一大難點,另一大難點是白南高速上跨京廣線、下穿武廣高鐵。”胡積興說,這兩條鐵路都是南北交通大動脈,為了不影響鐵路正常運行,項目部與鐵路部門反復溝通,調整施工方案,克服諸多困難,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施工微創新,效果大提升

項目建設工期緊、任務重、技術難度高,也無法阻擋建設者創新的腳步。

“我們項目有一大創新——對路基段軟基進行就地固化。”胡積興說,顧名思義,就是將軟基固化,形成復合穩定的新基層。此舉在湖南尚屬首創,既減少額外的占地要求,又避免了淤泥采挖、運輸及堆放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

另一大創新是護坡,對于邊坡結構較為穩定的一改漿砌片石結構,引進椰網綠色防護技術,根據不同地質情況采用椰纖維網植被防護、SM雙層網植被防護、IM雙層網植被防護3種新型邊坡防護技術,既保證了邊坡穩定安全,又綠色環保,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有序推進

預計全路段明年8月通車

白南高速是湖南省規劃高速公路網中的一條加密線,橫向連接京港澳高速公路和岳臨高速公路,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衡陽市交通格局,對于促進南岳衡山旅游事業進一步長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目起于衡山縣白果鎮,與湘潭至衡陽西線高速公路相接,經嶺坡、福田鋪、沙泉,止于衡山縣開云鎮,接武廣西至南岳一級公路,主線全長約32.6公里。衡山支線起于沙泉鎮,與主線相接,經長江鎮,跨湘江,止于衡東縣石灣鎮,與已建的湘潭至耒陽高速公路相接,支線全長約14.5公里。全線合計47.1公里,設置6處互通式立交。其中,主線設置白果北(樞紐)、嶺坡、沙泉(樞紐)、南岳東4處;衡山支線設置開云、石灣Ⅰ(樞紐)2處。另在湘潭至耒陽高速公路上新建石灣Ⅱ互通式立交1處。項目估算總投資62.46億元,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

湖南省白南高速公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詠泉告訴記者,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路基工程完成90%,預計明年8月建成通車。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