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紅花草,美了鄉村肥了田


【資料圖】

提升耕地地力,降低種糧成本

萬畝紅花草,美了鄉村肥了田

華聲在線4月14日訊(全媒體記者 魯融冰 通訊員 陳志軍 郭婧)今天,桃源縣漳江街道高橋社區種糧大戶樂在福駕駛旋耕機,將成片的紫云英翻耕還田。近段時間,該縣18.83萬畝綠肥陸續化作春泥,助力糧食增產增收。

紫云英又叫紅花草,是常見的綠肥作物。去年,桃源縣通過劃定重點區域、加強辦點示范、保障種子供應、整合資金投入等舉措,充分調動農民發展綠肥生產的積極性,鞏固化肥減量增效成果,順利完成洞庭湖總磷污染控制任務。全縣紫云英、肥用油菜等綠肥秋冬播種面積達18.83萬畝,包含常德市綠肥生產“百千萬”工程示范面積6.6萬畝,其中萬畝示范片1個、千畝示范片29個、百畝示范片280個。

前不久,經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中科院亞熱帶生態研究所專家實地測產驗收,桃源縣綠肥千畝示范片紫云英鮮草畝產3900公斤,可為耕地提供速效氮肥15.2公斤、磷肥1.6公斤、鉀肥10.5公斤。

“種植綠肥,提升耕地地力,降低種糧成本,每年三四月份,大片紫云英競相綻放,成為鄉村一道獨特的風景。”桃源縣耕地質量檢測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木塘垸鎮、泥窩潭戴家棚水庫、雙溪口千畝綠肥示范片每年紫云英盛開時,吸引近萬名游客觀賞游玩。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