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執結24957案,長沙法院柔性執行為企業紓困

華聲在線4月11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楊昱 通訊員 李昭菲 孫霜)4月11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了“長執利劍2023”之“春風復蘇”專項執行行動新聞發布會。截至3月31日,2023年長沙市法院共執結各類執行案件24957件,執行到位金額61.93億元,其中執結涉民營企業和先進制造行業案件3509件,執行到位金額16.4億元。

法官多方協調,助企業起死回生

受疫情影響,湖南某公司欠下了300余萬元租金。經法院調解,被執行人夏天(化名)承諾騰房并支付租金,可一直沒有履行。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后,芙蓉區人民法院了解到涉案公司的經營已陷入困境,若強制執行,將導致數百名員工失業,許多客戶預付卡無法兌現。


(資料圖片)

怎么辦?法院執行局經討論,決定從服務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大局出發,善意柔性執行。

執行法官多次組織申請執行人唐磊(化名)和被執行人進行協調。由于兩人矛盾日久,缺乏信任,唐磊堅決不同意“解除對夏天名下房產的凍結,由夏天自行出賣來支付案款”的方案。

法院聯系長沙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對接產權過戶部門、稅務部門,經協調確定:由人民法院解凍,產權過戶和稅務部門工作人員加班辦理過戶手續的方案,為夏天變現房產取得現金流,同時執行法官在此方案的基礎上督促雙方當事人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

經過執行法官與不動產登記中心的10余次溝通,房產終于在2023年3月順利賣出,案件順利結案。申請執行人唐磊拿到了租金,湖南某公司獲得了寶貴的現金流,具備了在后疫情時代重新啟航的資金。

多措并舉,為企業卸壓減負

2023年一季度,長沙兩級法院重點圍繞涉民營企業和先進制造行業執行案件,最大限度為民營企業及先進制造行業紓困解難,助力疫情過后企業復工復產。

“民營企業為被執行人的,法院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的理念,盡量以‘活查封’或執行和解的方式,為企業紓困解難。”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三庭庭長牛多銀介紹。

專項執行行動中,法院對申請執行人為兩類企業的案件開設了“綠色通道”,堅持優先立案、優先執行、執行案款優先發放。若是被執行人為兩類企業的案件,則“嚴格審查”與“合理關懷”相結合,依法采取“活查封”、執行和解等方式,竭力為企業發展卸壓減負,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加大強制執行力度,用足用好用活罰款、拘留、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移送拒執罪等強制措施,樹立司法權威,提升司法公信力。

行動期間,全市法院查封房屋2155套、騰空房屋275套,查封車輛444臺、扣押機械設備170臺,凍結、扣劃銀行存款、公積金、保險款共計34559.83萬元,查封土地13宗,1391件案件達成執行和解。全市兩級法院共出動警力1457人次,開展凌晨執行、夜間執行72次,搜查10人次,罰款4人,限制高消費7466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354人,司法拘留40人,向公安機關移送追究拒執類犯罪12案15人。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