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播資訊】制造業加速發展 株洲精準發力打造“鉚焊湘軍”

制造業加速發展,鉚焊技能人才緊缺,株洲精準發力——

打造“鉚焊湘軍”


(資料圖片)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李永亮

通訊員 龍子怡

“不學焊工,一家人生計都難。”3月24日,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焊工楊建對記者感慨道。

楊建原是株洲石峰區一家玻璃企業的員工。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企業搬離株洲,他放棄跟隨。為了再就業,他到株洲市藍鼎智慧職業技術學校參加焊工培訓,去年結業后被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錄用。

株洲持續加強技能人才培養,打造“鉚焊湘軍”,助力先進制造業發展。

技能人才“永遠招不滿”

經濟復蘇,制造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前兩個月,北汽株洲分公司新招100名員工,以滿足生產需要。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即便如此,技術嫻熟的技術工人還是存在缺口。

株洲民企人才網總經理羅斌介紹,擁有焊工證、工業機器人操作師證、電氣工程師證的技能人才十分“吃香”,感覺“永遠招不滿”。

北汽株洲分公司、中車時代電動等企業,已將技能人才年薪升至8到16萬元,甚至更高,但還是難找到合適的工人。

技能人才“招工難”,與大學生“就業難”形成反差。株洲市藍鼎智慧職業技術學校校長文政說,這主要是人才供需存在結構性矛盾,“一些大學生不愿放低身段、要求,找不到自己心儀的工作;而另一邊,制造業發展迅猛,技能人才短缺。”

設立工作站,輸送鉚焊技能人才

“制造”向“智造”加速升級,鉚工、焊工等技能人才因其作業的特殊性,不可取代。

“軌道交通裝備產品制造很多都要人工操作,特別是產品試驗階段,一些零部件是異形件,不可能交給機器人做。”中車株洲車輛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江長意說,株洲聚集軌道交通裝備企業近400家,鉚焊技能人才一直存在缺口。

株洲素有技能人才“黃埔軍校”之稱,形成“教育鏈”“人才鏈”,精準服務“產業鏈”“創新鏈”的職業教育模式,建有中南地區最大的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湖南九郎山職教科創城,入園院校9所,年培訓技術人才25萬人次。

基數如此大的技能人才隊伍,為何還會出現鉚焊技能人才緊缺現象?業內人士指出,主要是開設焊工、鉚工專業的職業院校并不多,一些曾開設此專業的院校也因招不到學生而“斷代”或取消。

技術工人是支撐“中國制造”的基礎。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車株洲研究所總工程師馮江華提交提案,建議加快數智制造背景下技術工人隊伍建設。

去年6月,湖南省焊接協會在株洲藍鼎智慧職校設立全省第一個工作站。省焊接協會榮譽會長、“七一勛章”獲得者艾愛國表示,工作站突出鉚焊特色,聚焦打造“鉚焊湘軍”品牌,為制造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目前,該工作站每年輸送7000余名鉚焊技能人才,并持續壯大。

在易冉、柳祥國等技能大師的示范帶頭下,中車株機、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等骨干企業,設立26個“技能大師工作室”,“手把手”帶出一批能工巧匠。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