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簡訊:去年湘潭市新增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53億元


(資料圖片)

去年我市新增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53億元

項目極簡審批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湘潭日報訊(記者 王超)足不出鄉鎮(街道),就能實現從立項到開工的閉環運行。一個叫“村集體承建小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極簡審批”的工作機制在我市推行一年后結出碩果:2022年全市累計新增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53億元,其中新增集體經濟年收入超50萬元的村10個。

過去,完成一個農村中小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需安排專人準備審批材料,并至少預留10天時間、協調多個部門。去年,為降低這類項目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投資效益,我市出臺《湘潭市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承建農村中小型項目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探索村集體承建小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極簡審批工作機制。

《指導意見》將各級財政性資金為主且投資額不超過200萬元、技術難度小、受惠對象直接、建設內容較為單一的項目的審批權下放到鄉鎮(街道),明確項目業主只需填報《農村中小型項目申請表》,經鄉鎮(街道)黨政聯席會議審定后,報行業主管部門核準審批即可組織實施。在審批時間和成本做減法的同時,強化項目建設過程監管,做到“四到場”——項目開工到場、項目隱蔽工程完工前到場、項目巡查監管到場、項目質量驗收到場,村務監督委員會對項目建設速度和質量進行全程監督。

“村民民主參與、村集體自主決策、鄉鎮實質性審核、主管部門把關,這種新型極簡審批模式有利于整合涉農政策性資金項目,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市發改委審批科負責人說。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