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繪就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藍圖”

瞄準十大領域 實施八大工程

湘潭繪就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藍圖”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艷霞 通訊員 黃艷紅 李娟


(相關資料圖)

81.4%、39微克/立方米,這是2022年湘潭空氣質量優良率和PM2.5年均濃度數據。這一年,湘潭空氣質量綜合指數、PM2.5同比分別下降3.5%、9.3%,改善率均居全省第四……2022年,湘潭大氣污染防治實現了新突破,但個別因子指標在全省仍靠后。

85.5%、38微克/立方米以內,86.5%、35微克/立方米……這分別是2023年、2025年大氣污染防治奮斗目標。

新要求下,湘潭如何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2月21日,在全市2022年度藍天保衛戰講評會暨2023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動員會上,《湘潭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正式出臺,計劃用3年時間,通過十大領域,八大攻堅工程,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強力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這場“硬仗”。

任重道遠

空氣質量優良率從2013年的51.2%到2022年的81.4%,近年來,湘潭空氣質量改善取得了長足進展,成效顯著。然而,近年來湘潭每年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數據起伏不定,空氣質量仍不穩固,與周邊橫向比較,還有差距。一方面,湘潭地形不利,呈倒“馬蹄形”,外源污染易進,本地污染難以擴散;另一方面,本地工業企業排放總量大。這意味著湘潭市大氣質量改善壓力更大,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2023年1月,由于靜穩天氣、外源輸入疊加本地污染,湖南省連續發生了三輪“反常”重污染天氣。對此,湘潭市積極應對,精準管控,通過工業企業減排、面源控制、出臺最嚴“禁燃令”等,防控成效在全省相對較好,春節期間未產生重污染天數;整個1月份重污染天數相較于長沙、株洲均少1天,但全市仍產生了3天重污染天數。2月份以來,湘潭提早部署,精準防控,精細管理,將3天可能發生的污染天氣有效消除。

“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刻不容緩、沒有退路,我們必須努力,一天一天地抓,一微克一微克地摳,改變大氣污染防治開局不利的被動局面。”市生環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強力攻堅

從歷年數據分析,當前對湘潭市影響最大的污染因子為細微顆粒物和臭氧,《方案》要求盡快編制《湘潭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攻堅行動計劃(2023-2025)》,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行動。

《方案》明確了能源領域、工信領域、交通運輸領域、工業領域、柴油貨車領域、成品油領域、城鄉建設領域、農業農村領域、國有企業、氣象領域十個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

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工業領域攻堅重點為:全面提升工業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完成鋼鐵、水泥行業超低排治理、開展VOCs達標治理、推進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VOCs“綠島”項目建設、開展工業窯爐提標改造。

《方案》將聚焦重點領域、重點任務和措施,實施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運輸結構調整、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面源系統整治、能力提升等八大攻堅工程。

市生環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湘潭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藍圖”已繪就,戰鼓已擂響,我們將舉全力、出重拳、使實招,強力攻堅,標本兼治,加快改善空氣質量,努力實現全市大氣質量根本好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