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資訊!常德不斷提升鄉村整體風貌


(資料圖)

常德 不斷提升鄉村整體風貌

打造“美麗庭院”5.8萬個,建成“幸福屋場”1613個

華聲在線1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杰 通訊員 李麗華)“這兩年村里變化可大了。柏油馬路修到家門口,出行很方便;自來水進村入戶,衛生廁所,手一按、水一沖,干干凈凈。”1月18日,記者走進漢壽縣聶家橋鄉太子村,寬闊平坦的柏油路,干凈整潔的農家院,雅俗共賞的文化墻,修剪整齊的綠化帶,美麗鄉村處處是景。村民聶凡明說,現在鄉村生活不比城里差。

去年來,常德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抓手,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5年行動為主線,圍繞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集鎮綜合秩序整治等,堅持典型示范、加強日常管理、完善考評體系,不斷提升鄉村整體風貌。

該市出臺“文明常德清爽村莊干凈人家”工作考核辦法,對集鎮亂搭亂建等現象提出治理標準。大力推進農戶庭院及周邊垃圾清理、污水治理,打造“美麗庭院”5.8萬個,建成“幸福屋場”1613個。投入財政專項資金1.65億元,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3.8萬噸、溝渠2.3萬公里,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因地制宜優化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護長效機制。”常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蔣穎群介紹,常德1872個行政村成立村民衛生協會,通過屋場會等方式,自主開展政策宣傳解讀、指導垃圾分類。探索建立縣、鄉兩級衛生協會聯合會,建立4級考評體系,以小組、屋場、庭院為單位,開展衛生評比活動,營造全民參與的和諧氛圍。

截至去年12月底,常德市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以上,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達100%,涌現出津市市“綠色存折”、安鄉縣“三類三分法”、武陵區“公益存折”等一批典型治理模式,打造鼎城謝家鋪、臨澧修梅、石門夾山等鄉村振興片區樣板。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