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焦點!長沙擬認定一批海智計劃工作站 先進技術項目紛紛落地長沙


(資料圖)

招引高層次人才聚集和優質項目落地(高水平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

長沙擬認定一批海智計劃工作站

長沙晚報12月29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 通訊員 朱世超 安毅剛)記者29日從市科協獲悉,經企業申報、園區和基層單位推薦、市院士專家服務中心初審、評委組評審等議程,擬認定長沙未秧字素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為長沙市“海智計劃”工作站。名單已于日前進行公示,在集聚高層次人才的同時,一批先進技術項目紛紛落地長沙。

新認定的5家“海智計劃”工作站單位分別是: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沙愛爾眼科醫院、長沙未秧字素科技有限公司、長沙大隆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希杰斯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學院。

其中,總部位于長沙經開區的長沙未秧字素科技有限公司,由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瑞典隆德大學等海內外優秀研發團隊共同組建而成,專注于種業科學儀器研發和產業化創新應用。“種子先進檢測技術海智工作站,引進海外人才參與到科學分析儀器設計生產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圍繞種子活性測試和育種等技術開展研究,檢測種子休眠、育種、引發和貯藏等過程的氣體交換特性等新陳代謝過程,也可監測室內環境中超微量致病有機揮發氣體。”未秧字素科技總經理助理李志華介紹,針對種業裝備行業,工作站將圍繞產量較小的高端非標定制產品,制訂一套適用性強、操作性好、可落地長沙的數字化工廠定制方案,打造種業裝備行業的數字化剪裁“燈塔”工廠。

此外,湖南希杰斯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多名高層次人才,就項目“綠色新型水泥助磨劑的研發與產業化”開展合作,將有效提高水泥的后期強度,降低熟料用量,進行產業化轉化;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學院充分發揮國際交流資源優勢,發展并開辟了新的材料與制造綜合交叉領域……

根據《長沙市海智計劃工作站建設管理辦法》,工作站是長沙市與海外科技團體和科技工作者建立密切、暢通、便捷聯系的平臺,主要任務是充分利用科協系統海智計劃工作優勢,廣泛聯系海外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科技團體或留學生組織,組織開展招才引智、學術交流、技術引進、成果轉化、人才評估、項目合作等。

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中國科協“海智計劃”湖南(長沙)工作基地2017年獲批以來,長沙市將“海智計劃”工作融入全市人才工作大局和創新驅動示范市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以全市22條新興工業優勢產業鏈為主攻方向,整合多方資源,招引全球精英助力長沙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市域范圍內建成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工作基地1個、長沙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1個、湖南省科協“海智計劃”工作基地32個、市級“海智計劃”工作站31個,“海智計劃”工作實現了市、區(縣)、園區全覆蓋。

來源 長沙晚報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