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看!打造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寫在首屆邵陽旅游發展大會舉行之際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鄭丹枚 蔣劍平 通訊員 鄺薇

崀山腳下,寒流驟至,但阻攔不了邵陽人民推動旅游大發展的決心和熱情。11月30日,首屆邵陽旅游發展大會在新寧縣召開,2022首屆湖南文旅美食消費季活動也同時舉辦。


(相關資料圖)

奇美邵陽好戲連臺,浪漫崀山賓朋云集。邵陽按照“辦一次會,興一座城”的總體目標,堅持全域化布局、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發展,充分挖掘優勢旅游資源,精心培育優質旅游產品,努力將邵陽打造成為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建設國際知名山地文化旅游目的地

“以前想看將軍石,只有乘坐竹筏在夫夷江上遠觀。如今不僅能和‘大將軍’近距離接觸,還能在這里露營。”11月29日,漫步夫夷江畔新修建的何家灣野營基地,前來崀山游玩的一位游客說。

作為大會東道主,新寧縣精心辦會,實施系列文旅建設項目,特別是“崀笏村鄉村音樂節項目”“舜皇里演藝中心建設”“崀笏街道、何家灣、崀溪河沿線綜合整治”“崀山三石亮化工程”等,極大地改善崀山旅游的硬件條件。同時,投資近800萬元,新建崀山風景名勝區何家灣生態建設項目,完善生態步道、休閑廣場、露營基地、生態長廊等,景區的旅游體驗滿意度大幅提升。

崀山是邵陽市旅游的“龍頭”、我國罕見的大面積丹霞地貌風景區,被稱為“丹霞之魂,國之瑰寶”。近年來當地相繼成功創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邵陽依巍巍雪峰、傍逶迤五嶺,風景秀麗,生態優良,是山地旅游資源大市。在崀山景區的示范和帶動下,全市強基礎、補短板、育景點、創品牌,南山、虎形山、黃桑、云山等景區多點開花,形成崀山、南山、雪峰山三張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旅游品牌,有力推進邵陽加快建設國際知名的山地文化旅游目的地。

有“南國雪峰·云上花瑤”美譽的隆回縣大花瑤虎形山景區,立足于當地的奇山秀水和古老神秘的民俗風情,通過整合資源,保護生態,完善設施,發展民宿,很快成為湘中地區避暑納涼、山地度假的勝地和冬季賞雪的佳處。

作為全國首批、我省唯一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南山國家公園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發展生態旅游,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重點建設十萬古田、南山牧場等生態教育、體驗基地,奇山寨、老山界等地的森林步道及科考游道,讓當地旅游業持續升溫。“來南山,探秘境”,游客紛至沓來。

邵陽市文旅廣體局負責人表示,邵陽力求為廣大游客呈現品質高端、綠色健康、返璞歸真的山系生活,滿足人們觀光游覽、休閑度假、沉浸體驗、健體養生、尋幽探險等多方面的需要。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品牌

“今早鳥兒喳喳叫,貴人來到桃林村。我唱山歌來歡迎,苗寨美景惹人醉。”11月26日,記者一行走進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桃林村,村民陽云菊便唱起苗家山歌,喜迎八方游客。

桃林村依山傍水,民族風情濃郁,是全國第一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傳統村落”“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近年來,該村借助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村里成立演藝公司,不定期組織開展山歌、儺戲、草龍表演,發掘苗族傳統美食,深受游客青睞。

“品美食、賞美景、住民宿,領略苗族風情,真是不虛此行。”從邵陽市區來的游客劉杰說。

邵陽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花瑤挑花”“城步吊龍”“武岡絲弦”“邵陽藍印花布”等民間文化遺產,有花瑤嗚哇歌、苗族長鼓舞、侗族蘆笙舞等民族表演。依托本地豐富獨特的文化資源和民族風情,邵陽特色旅游如虎添翼。

刮漿、染色、晾曬……在邵陽縣藍印花布文創產業園,來自該縣白倉鎮白倉中心小學的20余名學生,跟著邵陽藍印花布傳承人楊彩虹學習藍印花布制作。

邵陽縣藍印花布文創產業園由楊彩虹投資1.6億元建立,設有藍印花布制作傳承區、農耕文明博覽展示區和民俗文化展示展演區等,成為當地的旅游景點和研學基地,不僅讓藍印花布打開更廣闊的市場,也宣傳、弘揚了當地傳統文化。

邵陽市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先后建設隆回崇木凼村、綏寧大園村、城步大寨村等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同時,常態化舉辦城步六六山歌節、綏寧四八姑娘節、新寧臍橙文化節、隆回“討僚皈”等文化旅游活動,將民族文化和旅游發展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品牌,增強旅游吸引力。

激活鄉村旅游“一池春水”

初冬時節,走進綏寧縣關峽苗族鄉插柳村,一股濃郁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高地美術館、村民文化廣場、藝術家工作室、藝術餐廳、藝術客棧……有了高雅藝術“加持”,原本平平淡淡的插柳村火了。

小橋流水,屋舍儼然;遠山如黛,古樹成群。200畝荷池旁,幾名學生正端著畫板在寫生。“這里自然環境優美、古苗寨建筑保存較好,能激發創作靈感。”來自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張同學說。

2015年,湖南師范大學對口幫扶插柳村。他們結合當地自然風光、苗寨特色和民俗風情等,從藝術寫生創作、鄉村旅游、民俗文化展示和體驗切入,打造服務高校藝術教育的“藝術村”。如今,插柳村成為我省鄉村旅游示范村,來觀光的游客、來寫生的學生和美術工作者絡繹不絕。村民辦起20余家民宿,農產品也不愁銷路。

邵陽市鄉村旅游文化資源豐富、分布廣泛。近年來,該市對鄉村旅游“一盤棋”規劃、“一體化”推進,培育打造觀光、休閑、體驗、康養、度假等多種業態旅游產品,鄉村旅游方興未艾。

隆回縣巖口鎮向家村,在荒山坡地打造滑道、卡丁車、兒童樂園等游樂項目,成為3A級景區和邵陽的網紅打卡點;邵東市周官橋鎮聯合村,發揮近城優勢,將原有的水產基地打造成市民的“后花園”,游客可以體驗觀花、釣魚、摘菜等樂趣,還可露營;綏寧縣寨市苗族侗族鄉六鵝洞村在保留原有苗寨建筑的基礎上,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民宿群,受到外地游客追捧。

千年寶慶盡是詩,萬般美景迎君來。今年1月至9月,邵陽市接待游客總數2451萬人次,收入27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3%、0.77%。國慶長假期間,邵陽市景區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長15.3%,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6.12%,增幅均居全省前列,躋身“湖南本地新銳旅游目的地城市”。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