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盛水的盆”和“盆中的水”
春灌開閘 農田暢飲“增產水”
酒埠江灌區啟動春灌。 株洲日報·掌上株洲記者/王軍 通訊員/彭政 攝
株洲日報·掌上株洲記者/王軍
通訊員/陳立志
春耕生產如火如荼,農田灌溉迎來高峰,汩汩作響的水網托起希望的農田。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是水利。連日來,記者深入酒埠江灌區、官莊灌區等地,深切感受到農村水利設施“強筋壯骨”給糧食生產提供的堅強保障。
“大到灌區的節水改造,小到農田‘毛細血管’的‘問診把脈’,我們聚焦‘盛水的盆’和‘盆中的水’,把引水、節水這兩篇文章落到實處。”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智敏表示,隨著各地春灌陸續開閘,農田可以暢飲“增產水”。
引水:農村水網“強筋壯骨”
糧食生產的關鍵之一,在于耕地灌溉面積。
長期以來,農村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致使一批“高岸田”“斗笠丘”陷入無水可灌的尷尬境地。拓展灌溉面積,水利設施建設要先行。
去冬以來,水利部門爭取各類投資12.42億元,實施75個水利重點工程建設,重點對農村水網“強筋壯骨”,管好“盛水的盆”。
站在攸縣新市鎮新聯村,只見一座368米長的渡槽橫亙農田之上,從酒埠江水庫奔涌而來的水一路向前,給干渴的農田帶來新的生機。這是本月實現通水的酒埠江灌區新市文明渡槽,可為下游4個鎮、22個村,共計5.2萬畝農田送去希望之水,改善灌溉面積4000余畝。
文明渡槽建于1986年,已是“重病在身”:槽身及排架均出現鋼筋銹蝕、多處混凝土老化剝落、跑冒滴漏嚴重,工程運行效率大打折扣。利用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的契機,2021年11月,酒埠江灌區管理局投資700余萬元,對該工程進行現代化重建。
“為搶在春灌前完工送水,我們成立工作專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倒排工期、日夜奮戰,短短4個多月時間實現全面完工通灌。”酒埠江灌區管理局局長邱鐵勇告訴記者,除了文明渡槽的重建,“十四五”期間,灌區已累計爭取投資2.49億元,將對86處老化水利設施進行重建改建,灌區灌溉面積將由現在的45.58萬畝增加至51.98萬畝。
一度清空庫容、露出塵封半個多世紀古石橋的官莊水庫,在經歷兩年時間的除險加固后,又見到了“高峽出平湖、湖光山色美”的壯麗景象。
官莊水庫是我市直管的大Ⅱ型水庫,擔負著醴陵、瀏陽兩地30多萬畝農田灌溉和周邊居民生活用水的重任。2020年,官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計劃總投資9068萬元。主壩防滲、隧洞開挖、坡面平整……一套完整的“康復療養”,讓水庫大壩有了安全保證,蓄水水位可由原來的120米增加到123.6米。
“目前蓄水位來到了119米,并根據下游用水需求適時啟動了春灌。”官莊水庫管理局局長吳志兵表示,大型灌區“強筋壯骨”,解決了水從哪里來、往哪里流的問題。
從水庫到山塘,從干渠到支渠,從河堤到田埂,暢通農村水網成為水利冬修的頭等大事。據統計,近5年來全市累計實施各類水利工程重點項目建設2523處(類),全市耕地灌溉面積由245.45萬畝增加到247.66萬畝,糧食增產增收的故事持續上演。
水,并非無限供給的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大,決定了農業生產需要“擰緊龍頭”。
在灌溉面積擴大、糧食產量提升的情況下,節水灌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年春灌開始之前,水利部門都會督促各地制定根據雙季稻種植和農業生產調整情況,摸清灌溉用水需求底數,制定好調度計劃,以便按需分配水源。
水利信息化建設,同樣走在前頭。在酒埠江灌區,沿著北干渠向前走,每隔一段距離就會出現可測可控的一體化設備。正是這些橫亙在渠道上的設備,可以對每一條渠道、每一片農田精準“把脈”,對水資源實現在線監測、動態模擬、合理調配管理。
近年來,該灌區建設和改造完成了20處水位遙測站、7處雨量遙測站、72處流量監測點,為用水科學調度提供基礎數據支持,同時,新建成的49處閘門遠程控制站和36處視頻監控站,初步形成自動化控制體系,讓水量水賬實現了從“模糊化”向“清晰化”轉變。
“以前得在各個村組跑,安排灌溉用水,通過信息化改造后,開閘放水可以用手機或者電腦遠程控制。”酒埠江灌區管理局副局長彭政介紹,通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灌區有限的水源最大限度發揮出了灌溉效能,灌區水利用系數達到了0.51,灌溉保證率由75%提高到85%以上。
在用水高峰到來前,酒埠江灌區就制定了輪灌溉方案,結合天氣情況和用水需求,在各個干渠定期通水、交替停水。同時,放水之前有調查、放水之前有告知、放水時間有間隔、放水效果有跟蹤的“四有放水法”,在灌區內普遍推廣。
看到灌溉條件改善,醴陵市楓林鎮種糧大戶黃輝,今年又在當地新增流轉面積400畝,拓展雙季稻種植面積。“根據農田邊的用水水樁,需多少水就放多少水,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水的需求也是精益求精。”黃輝告訴記者,依托智能灌溉,農田改變了以往的大水漫灌,用水成本壓縮了,稻谷產量更有保障,種糧的效益就提高了。
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嚴格實行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健全節水獎懲機制,形成節水政策激勵倒逼機制,同時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讓有限的“盆中水”最大限度發揮了價值,確保了農田暢飲“增產水”。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株洲:春灌開閘 農田暢飲“增產水”2022-04-24
- 漳縣:首季度項目建設實現“開門紅”2022-04-24
- 慶城 科技之花結出致富碩果2022-04-24
- “四合一”窗口開業2022-04-24
- 商務部:擇優擇地開展內外貿一體化試點2022-04-24
- 外匯市場運行保持平穩2022-04-24
- 北京首季經濟平穩開局2022-04-24
- 我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持續上升2022-04-24
- 農旅融合助增收2022-04-24
- 創新發展勢頭不減2022-04-24
- 一季度安徽自貿試驗區實現進出口456億元 同比增長33.3%2022-04-24
- 臺州路橋以鄉賢之橋打通“先富”帶“后富”通道 促進村民增收致富2022-04-24
- 全國政務信息一體化(政訊通)在閩西成立聯合調研中心2022-04-24
- 一季度嘉興海鹽實際利用外資2.1億美元 同比增長51.70%2022-04-24
- 石家莊加強電單車頭盔清潔消殺工作 助力省會通行秩序規范管理2022-04-24
- 石家莊開展交通違法“亂象”整治工作 營造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2022-04-24
- 2021年湖州種植各類樹木344.94萬株 全年共新增造林1.07萬畝2022-04-24
- 云南地區貨物運輸需求旺盛 鐵路部門雙雙創下單日裝卸量最高紀錄2022-04-24
- 河北今年計劃改造的3698個城鎮老舊小區已全部立項 開工率為55.2%2022-04-24
- 全國行業首家豫之星新農人閱覽室成立:助力書香中國建設2022-04-24
- 深圳女冰客場3比2取勝 在五場三勝制的總決賽中贏得冠軍點2022-04-24
- 一季度寧波鎮海全區出口罐頭類產品約4300噸 金額逾3700萬元 2022-04-24
- 一季度寧波完成高新技術產業投資163.7億元 同比增長11.8%2022-04-24
- 一季度寧波高新區新增市場主體1274家 同比增長20%2022-04-24
- 一季度寧波累計實現居民網絡消費額314.2億元 在浙江省排名第二2022-04-24
- 寧波因地制宜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發揮糧食“壓艙石”保障作用2022-04-24
- 寧波提出九個方面47條措施 全力幫助服務業領域企業渡過難關2022-04-24
- 南京與墨爾本簽署合作協議20周年 “未來創業星”云上開幕2022-04-24
- 2021年南京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額43.1億元 服務融資企業715戶2022-04-24
- 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30本 高于2020年 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