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頤佳 通訊員 榮庭芳 吳嬌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穆斯林的葬禮》,所展現的獨特的回族文化吸引了不少讀者。從長沙中心城區往北20公里處,就“藏”著長沙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村——漢回村。
300多年來,漢回村里漢族回族村民互敬互愛、互幫互助,以文培元,以農為本,以旅促融,成為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全省“文明村”“生態村”“特色旅游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春和景明,漢回村里熱鬧起來。
明軍將士落籍于此,世代繁衍
芳草、鮮花、白墻、圓頂……漢回村地處長沙市開福區沙坪街道,村口聳立著巨大的四柱牌坊,上書“漢回民族村”幾個金色大字,楹聯題為“東土西風塑就江南無雙地,堯天舜日煥新城北第一村”。
過了牌坊便是“漢回民族廣場”,“弧形拱”“半圓拱”“三心拱”等多種拱形構成這里獨特的建筑風格。
村里房屋多以白色為墻、綠色為飾,石綠、豆綠、藍綠在回族同胞眼中象征著大自然與生命,給人安寧、祥和的感覺。
半山坡上的漢回村民俗文化館,由清真寺改擴建而成,旨在保護和傳承漢回獨特的民俗文化。
漢回村的歷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堕L沙市志》載:“相傳明末清初時,明軍中的回族將士因戰爭失利而離隊落籍于此,世代繁衍至今?!鼻迥┟癯?,這里屬長沙縣大賢都九甲,1955年建立漢回合作社,2013年劃屬沙坪街道。
歲月流逝,漢回村始終堅持以文化建設為基礎,勤勞、善良的回族同胞與漢族兄弟依山傍水而居,守望相助。如今,6.1平方公里的村落有近3000人,其中回族約占三分之一,漢回學校、回民商店、回民餐館、回民公墓等仍保留著獨特的文化習俗。
牛肉醬等回族食品,遠近俏銷
多年來,漢回村人牢牢守著“農根”。
因緊鄰長沙主城區,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求學務工,但全村2300畝良田并未荒廢。2011年,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引進長沙文中農業蔬菜公司,盤活村中閑置土地280余畝,種植時令蔬菜、瓜果。
正在地里采摘白菜的小劉來自江西,他和妻子在漢回村租了6畝地種菜,除去開銷,每年能存上七八萬元。他說,這里土壤肥沃、氣候適宜,離城里又近,菜長得好,也不愁銷路。
村里流轉土地發展種植等,帶動了當地就業,土地流轉和民房出租等收益每年也有100余萬元。
除了種植,養殖也是漢回人的拿手好戲。2014年,村里成立第一家以研發、生產、銷售牛肉類食品為主的餐飲企業——湖南漢回馬家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牛肉醬、牛肉片、牛肉粒……馬家牛本味回族產品遠近俏銷,年銷售額突破千萬元。
村黨委書記魏博說,村里先后引進了和道源、文中、牛本味等多個以農業為主的特色項目,并成立了漢回農業合作社,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開發,實現民富村強。
發展“休閑農業+”,綠島成為“網紅”
近日,漢回村一片名叫“然后森林”的濕地火爆朋友圈。村委會委員蘭建良介紹,此地原名黃花洲,是沙河蜿蜒留下的一個半島,面積有160余畝。早年間,村里在島上種下一片小樹,今已成林,綠意盎然,風景獨美。
去年11月,村集體聯合幾位創業青年,選址黃花洲,打造集賞花、露營、房車、垂釣、集會等于一體的“休閑農業+”項目,綠島轉身成為“網紅”,周末游人達2000至3000人次,大型活動日游人達6萬余人次,村集體和村民收入節節攀升。
和道源五星級農莊也是沙坪一景。2009年組建以來,形成了集高科農業、生態酒店、休閑體育、茶道文化、道家文化、綠色文化、親子文化于一體的生態園,園區食、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成為長沙市民周末休閑的“寵兒”。
離和道源農莊不遠的半山腰上,有一個“翠竹農莊”,這是村里73歲的藍樹老人與兒子共同經營的農家樂。走進農莊,老人用阿拉伯語祝福大家“平安”。老人說,看著村里一天天熱鬧起來,他喚回了在外漂泊的兒子,一家人共同經營農家樂。如今游人多了,經濟活了,村子也越來越美了。
像藍樹家一樣經營農莊、飯店、商鋪的,村里還有26家。許多村民返鄉創業,去年全村經營收入達2263萬元,村集體收入達38萬元。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長沙北郊,有一個回族同胞聚居村 漢回村里巧耕耘2022-04-17
- 蘭州新區愛心企業慰問省婦幼援新醫護人員2022-04-17
- 常德住房公積金年報里的民生指數2022-04-17
- 【聚焦光明區黨代會】之⑧光明區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繪就田園都市新畫卷2022-04-17
- “思源工程”捐贈500萬元抗疫款物支援上海2022-04-17
- 湖北省農發行368億“貸”動鄉村振興2022-04-17
- 坐35路公交車上東坪山 居民出行更方便2022-04-17
- 電動汽車直接漲、間接漲、變相漲 居然還有降價的2022-04-17
- 認準反詐專線 警惕二次被騙 甘肅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2022-04-17
- 三花智控:新能源業務部分國內訂單出現暫緩2022-04-17
- 中甘國際首批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成功通關2022-04-17
- 新能源車新賽道開啟 甲醇汽車產業化亟待提速2022-04-17
- 工信部:整車企業、OTA功能產品、OTA活動皆需備案2022-04-17
- 寶馬CEO:反對全面禁止銷售新的內燃機汽車2022-04-17
- 五一〇所產品助力神舟十三號任務乘組順利返航2022-04-17
-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2022-04-17
- 甘肅省東西部勞務協作開新局 58個受援縣5.76萬名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2022-04-17
- 【全面從嚴治黨在路上】岳陽啟動“作風建設年”活動,從嚴從實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2022-04-17
- 廈門鷺城巴士集團掛牌 今年計劃新增5條線路2022-04-17
- 別白跑一趟!中山公園兒童島閉園改造2022-04-17
- 經開區“硬核”出手助力垃圾分類常態化2022-04-17
- 玉屏“金融+醫療” 提升“放管服”改革成色2022-04-17
- 專班進企業穩工穩產保運轉2022-04-17
- 岑溪:志愿者服務群眾逾10萬人次2022-04-17
- 4月16日0時至24時山東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1例2022-04-17
- 安吉靈峰“智慧谷”智取高精尖2022-04-17
- 婁煩衛健執法隊對隔離酒店、健康驛站開展疫情防控督導檢查2022-04-17
- 村干部崗位補貼不低于2500元/月2022-04-17
- 著力提升核酸檢測能力 助力落實“四早”“以快制快”2022-04-17
- 海門大橋海河開啟橋4月17日調整提橋時間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