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春光 搶抓農時】長沙農機安裝北斗終端1850臺套

“金戈鐵馬”陣 北斗指航程

長沙農機安裝北斗終端1850臺套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茜

4月14日上午,長沙縣春華鎮金鼎山社區,種糧大戶龍偉義按下按鈕,無人機呼嘯升空。這架植保無人機,是他花7萬元買來的種田“好幫手”。

“噴藥過去靠人工,一天最多噴十幾畝。現在,一臺無人機,幾天就能搞定500畝。”龍偉義說,如今,旋耕機、拋秧機、無人機包下全部農活,工作輕松效率高。

去年,長沙市農機總動力達到623.3萬千瓦,水稻、油菜生產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83.51%、77.79%;農機購置補貼使用中央財政資金4424.3萬元,省累加補貼資金649.8萬元,補貼機具2906臺套,受益農戶1096戶。

“我們種田不下田”

今年春耕,長沙在農機智能化上下足功夫,全面推廣無人駕駛拖拉機、自動駕駛插秧機、播種無人機,上千臺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農機大顯身手。智能化的“金戈鐵馬”代替傳統的鎬鋤犁鐮,不僅讓春耕跑出了“加速度”,也讓農民種田更輕松。

望城區漢豐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今年花費380余萬元,一口氣購置了25臺插秧機和10臺無人機,每一套都搭載有北斗導航系統。負責人彭興輝介紹:“打開電腦,農業機械所在位置、作業進度等一目了然,隨時隨地就能了解農機作業情況。”

在望城區高塘嶺街道新陽村的“無人農場”,無人駕駛旋耕機完成土地耕整,無人駕駛水稻直播機完成播種,無人駕駛噴霧機和直升機負責施藥和施肥……作為全國首個全程無人操作的機械化雙季稻種植“無人農場”,可實現耕種管收無人操作機械化全覆蓋,生產過程實時全監控。“我們種田不下田。”望城區全能農機專業合作社成員肖定說。

搭載北斗系統的農機作業數據,都會上傳到湖南省農機作業監測系統。截至目前,長沙在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無人植保機等各類農機裝備上,共安裝北斗終端1850臺套。“有了它,農機主管部門等于有了‘千里眼’,極大地節約了監管成本。”長沙市農業農村局農機處負責人楊化龍說。

農民當起“甩手掌柜”

有了智能化農機,合作社就有底氣為農民提供更好的代耕代種、土地托管服務,農民當“甩手掌柜”也能種田。

“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耗時費力。實行土地托管后,過去一個多月才能完成的春耕,現在能提前10天完成。”今年主動找上門委托合作社“整村托管”1200畝地的顏塘村支書楊朝輝說。

要想讓農民富起來,不僅要提高土地產出,還要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托管每畝比自種和流轉要多收入200元左右,農戶還可以外出務工掙錢。”圓湖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黃勇介紹,今年,合作社服務面積達到5萬畝。

寧鄉金州鎮箭樓村村民黃海以往這個時候正在忙春耕。今年,他把家里4畝多地全托給寧鄉圓湖農機專業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做起了農機手。

“我在合作社做機手,無人機、插秧機、收割機都能操作,去年工資就有9萬多元。冬季農閑時還會去做水電工,也能掙個一兩萬元。加上托管種地,收入也能超過1000元。一年下來,少說有10萬元收入。”黃海算了一筆賬。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