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爭先中激發潛能——婁底以躋身全省績效考核第一方陣為契機推動高質量發展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俊

2月21日,春寒料峭,而婁底市婁星產業開發區卻是一片火熱的建設場景。總投資21.28億元的宏旺集團年產96萬噸高排號硅鋼項目正抓緊施工。該項目主要生產高牌號、高效無取向硅鋼成品,將為婁底打造中部地區“材料谷”貢獻一個百億級產業。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對市州績效考核作出調整,把婁底從二類地區調整進入A類地區,與長沙、衡陽、株洲、湘潭、岳陽、常德、郴州等7個市州同臺競技。為此,婁底大抓項目建設,排兵布陣,擂響高質量發展戰鼓。

后發中蘊藏先機,緊扣發展特點做強產業

婁底經濟總量不大、短板弱項較多。

躋身全省績效考核第一方陣后,婁底將在更高標準中,直面更為強勁的“角逐”,壓力不小。但從發展角度看,劣勢可轉變為優勢,后發中蘊藏著先機,婁底滿懷信心與決心。

2月14日,婁底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爭先創優動員大會,市委書記鄒文輝發出“動員令”:在高質量發展爭先創優中立足于早、立足于主動,做到起步就加速、開局就爭先,確保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創佳績、創品牌,在全省爭先進、創一流。

信心決心來源于堅實的產業基礎。婁底工業基礎和發展態勢突出,2021年,全省7家中國500強民企,婁商企業占4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000家,企業利潤年均增長幅度達23.9%;1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產值占規模工業比重提高到86.7%。

信心決心來源于強勁的增長潛力。圍繞國家和省里產業布局,婁底全力打造中部地區“材料谷”,依托原材料基地優勢,先手布局材料產業。以漣鋼、VAMA、冷鋼為代表的鋼鐵新材產值突破1000億元,已建成亞洲最大的高強鋼生產基地,正加快建設國內最大的硅鋼生產基地;以三一為龍頭的工程機械產業有規上企業69家,正加快形成產業集聚、產業集群、產業生態。

到2025年,婁底將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鋼鐵新材和工程機械兩大主導產業工業總產值將達2000億元以上,建成世界最先進的汽車板生產供應基地、全球最大的液壓油缸生產基地等,建設國家級產業集群。

爭先中激發潛能,突出發展要務大抓項目

2月7日,農歷新年上班第一天,婁底2022年第一批68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75.3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9.06億元,吹響了新年項目建設的沖鋒號。

婁底市委副書記、市長曾超群介紹:“要突出發展要務,大抓項目,落實好重點工程,確保各項工作都細化到項目,做到以項目為抓手,以項目論英雄,以項目定獎懲。”

大抓項目建設,婁底“十個手指彈鋼琴”,奏響高質量發展交響樂。

在產業培育上,加快推進中部地區“材料谷”建設,推動1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在園區建設上,瞄準“五好園區”建設目標,強化“以畝產論英雄”的導向;在項目建設上,力爭在推動項目“入規入庫入供入市”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推進市場主體和規上企業“雙倍增”行動、助企“紓困增效”專項行動等;在縣域經濟上,推動各縣市區現有特色產業持續創新、抱團做大、做精做新。

工作不提標,發展難提質。婁底市委、市政府提出:“對標國、省標準是及格,學習先進經驗是達標,創造婁底經驗是優秀。”向全國做得最好的地方看齊,向先進地區、發達地區看齊,創造更多在全國、全省有特色、有地位、有影響的婁底品牌。

婁底樹立“一盤棋”思維,構建上下貫通、左右協同的責任鏈條,層層壓緊壓實責任,匯聚強大合力;堅持清單管理,對各項任務組建工作專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將高質量發展爭先創優考核結果及重點任務完成情況,與干部培養教育、選拔任用、晉職晉級,單位評先評優、績效獎勵等掛鉤。

如今在婁底市,黨員干部堅持“事不過夜馬上辦”,深入“作業面”、當好“施工員”,“闖、創、干”已蔚然成風。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