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制造業成為拉動規模工業增長主引擎

制造業成為拉動規模工業增長主引擎

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較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

白沙洲工業園區湖南竣能科技的工人正在生產出口產品。■全媒體記者 羅盟 攝

衡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向吟吟 通訊員 李林)工業興則經濟興。據市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市工業經濟運行穩定向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增速較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7.4%。

過去一年,我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以“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為引領,大力推進“三強一化”建設,全力實施企業“原地倍增”專項行動,加快推進產業鏈建設,積極推動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提質擴量,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態勢,主要工業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具體來看,呈現以下幾大特點:

——制造業增速高于全市規上工業,主要行業支撐作用較強。 從三大門類看,全市制造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貢獻作用最大,上拉作用最為突出。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1%,比全市規模工業快1.6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97.3%,拉動全市工業增長9.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增加值增長7.2%,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5%,拉動全市工業增長0.6個百分點;采礦業增加值下降5.8%。從行業大類看,全市37個行業大類中,有29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為78.4%,比前三季度提高8.1個百分點。其中,全市八大支柱行業增加值占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2.4%,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8.3個百分點。尤其是計算機通信和化學原料制造行業分別增長41.4%、17.1%,分別拉動規模工業增長3.8個和1.4個百分點,成為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中高端制造業發展勢頭較好,電子信息和醫藥行業發展迅速。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增長45.4%,占全市規模工業的比重為11.2%,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34.1%,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3.2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長22.2%,占全市的比重為24.3%,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4.7%,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4.2個百分點;高加工度工業增長13.5%,占全市的比重為33.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3.0%,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4.1個百分點。分行業看,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1.1%,醫藥制造業增長20.4%,均高于制造業增速。

——非公有制企業增長回升較快,大中型企業發展好于小微企業。從經濟類型看,全市非公有制企業增加值增長9.7%,比去年提高4.1個百分點,占全市比重的95.6%,拉動規模工業增長9.3個百分點;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7.2%,比去年提高2.1個百分點,占全市比重的 19.0%,拉動規模工業增長1.3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發展好于小微企業。全市規模工業中大中型企業增加值增長14.4%,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5.9個百分點;小微型企業共增加值增長6.2%,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3.4個百分點。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保持增長,部分高新技術產品增長較快。全市196種工業產品中,113種實現平穩增長,增長面為57.7%,比前三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14種產品同比增速超過100%。從高技術產品看,部分高技術產品保持增長態勢,傳感器增長97.1%、智能手表增長52.4%、半導體存儲盤增長43.5%、高密度聚乙烯樹脂增長46.0%。從高耗能產品看,部分高耗能產品產量下降幅度較大,水泥下降7.9%、白銀下降12.2%、鐵合金下降44.8%、銅材下降65.1%。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