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創全國冷涼區玉米大面積高產紀錄


(相關資料圖)

記者從新疆農業科學院獲悉:10月9日,經過農業農村部等部門有關專家的實收測產,位于新疆哈巴河縣庫勒拜鎮薩爾塔克太村一片面積為1300畝的玉米高產示范田,以平均畝產1230.29公斤(14%含水率)的成績,創造了全國冷涼區玉米大面積高產紀錄。

6月,技術專家在哈巴河縣庫勒拜鎮薩爾塔克太村示范田指導玉米生產。王仙 攝

新疆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楊杰介紹,此次高產創建采用的是我國自育、適應冷涼區種植的成熟玉米品種,技術專家通過集成推廣先進栽培技術和管理模式,顯著提高了玉米單產水平,為提升新疆乃至全國冷涼區玉米單產積累了寶貴經驗。

“過去單產只有800公斤左右。”庫勒拜鎮薩爾塔克太村村民吐爾遜汗·烏拉茲說,因為氣候寒冷,當地玉米單產長期難以取得突破。專家們帶來了整套適配的技術,今后冷涼區的玉米也有實力沖擊高產了。

哈巴河縣位于阿爾泰山南麓,全年有效積溫僅有2400℃左右,屬于典型的糧食生產冷涼區。整體光熱資源有限,對當地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升糧食生產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今年,新疆實施了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和以玉米為重點的糧食單產提升工程,全區充分發揮產業體系首席專家作用,成立糧食產能專家服務團,對口包聯做好糧食生產全過程技術服務指導,多措并舉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在這一背景下,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綜合試驗站、自治區玉米產業技術體系、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哈巴河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在薩爾塔克太村聯合創建了玉米高產示范田。各單位選派科技人員扎根生產一線,把玉米高產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幫助當地玉米生產克服冷涼困擾。

“增產的關鍵在良種良法配套。”楊杰說,為了更好地讓技術匹配生產實際,專家團隊將示范田建設在當地種植大戶的生產田中,選用早熟耐密高產玉米品種,配合增密種植、導航單粒精播、水肥精準調控、精準化控等玉米密植精準調控技術。從播種到收獲,每個關鍵農時,技術人員都會帶著農民一起干、一起學,讓增產技術切實在生產一線發揮作用。

“冷涼區上千畝高產紀錄在國內少有。”楊杰說,大面積的增產充分證明了現有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專家團隊將系統整理關鍵技術、形成整套推廣方案,幫助更多冷涼區玉米生產者享受科技帶來的增產紅利。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