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鄭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新疆各級黨委、政府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即“兩山”理念),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植被得到恢復,生態得到保護,天山南北的林果業和鄉村旅游業成為村民致富和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荒原披綠 建起綠色長城
盛夏八月,在阿克蘇紅旗坡機場起落的飛機,都會掠過一片蒼綠。乘客或許并不知曉,那片枝繁葉茂的綠色,便是曾經的戈壁荒漠、如今的柯柯牙。
將沙漠變綠洲的,是一場發端于溫宿縣柯柯牙鎮,持續30余年,并將繼續下去的生態工程。
珍藏在柯柯牙紀念館里的文件足以說明,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阿克蘇地區堅定不移的目標。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鄭卓攝
截至目前,阿克蘇地區“五個百萬畝”生態治理工程已完成造林478.0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4%,濕地保護率達52.5%,野生動物270余種、野生植物520余種,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距柯柯牙千里之外的呼圖壁縣,老龍河國家級公益林管護站的梭梭樹幼苗經過精心管護,已扎根戈壁,在荒蕪的土地上頑強生長,留下一排排綠色。
在當地承包林地的王志偉對發展退耕還林地充滿信心。“我從2016年就在新疆種梭梭樹,近幾年,結合新疆氣候和土壤條件,總結出一套適合新疆的造林模式。”王志偉說,現在在奇臺、木壘承包地造林成功率都在75%以上。
塔里木沙漠公路周圍,是一條世界最長的人工綠色走廊。修建這條綠色長廊時,充分利用淺層地下水、苦咸水和區域天然降水,采取低覆蓋度造林、管件造林、保墑劑造林等技術模式,人工營造胡楊、沙棗等耐旱耐鹽堿植被?,F在已完成造林1.01萬平方公里,流動沙漠基本得到控制。
新疆自2000年啟動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在風沙鹽堿危害嚴重、生態區位重要的區域實施退耕還林工程,通過還林、荒山荒地造林、封育等方式,累計完成退耕還林1911.4萬畝,有力保護和修復了生態環境。
以林養林 實現良性循環
樹要種好,林要養好,還要經營好。
溫宿縣柯柯牙鎮結合實際,探索出“以林養林”的模式,在防護林網中套種蘋果、核桃、紅棗等經濟林。2005年,民營企業、社會資本大規模參與柯柯牙植樹造林,社會化造林規模得到大幅提升。
7月28日,俯瞰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一角。艾則孜·沙木沙克 攝
盛夏時節,溫宿縣柯柯牙鎮薩依巴格村村民古海爾克孜·艾買爾的果園里,蜂糖李、大紅袍、五月脆等多個品種的杏李陸續成熟。品相好、質量優的林果產品頗有市場。
從柯柯牙鎮戈壁新村吊干杏種植基地“走”出的新鮮杏子,已銷售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種植戶潘學林說,今年一級果的地頭銷售價達到了每公斤46元。
越過天山山脈一路向北,“童話小鎮”布爾津縣也在生態修復中找到了致富路。
當地沙棘種植大戶吳清山有上百畝沙棘林,每年能帶來二十余萬元收入。
“沙棘可以涵養水源、固土保肥,對于生態脆弱地區環境具有很好的恢復效果,沙棘果還有經濟效益?!眳乔迳礁嬖V記者,2010年起他種起了沙棘樹,頭3年每畝地補貼200元,從第4年起他家每年沙棘收成上百噸,成熟的沙棘直接銷售到飲料食品公司。由于周邊被沙棘林環抱,當地風卷黃沙的日子成為過去式。
位于瑪納斯縣境內的塔西河,通過荒坡披綠、生態補水、封河育林、巡護管護等措施,河谷林的植被和森林覆蓋率已達60%以上。優質的土壤和清澈的天山雪水讓這里的蘋果香甜可口,林果業成為了當地民眾致富的新渠道。去年,塔西河谷種植蘋果年產量1100余噸,為每戶農牧民帶來2萬多元的收入。
優美的生態環境反哺當地的群眾,詮釋著綠色發展的真諦。
宜居宜業 人與自然共生
8月9日,行走在溫宿縣柯柯牙鎮路上,綠樹成蔭,涼風陣陣,周圍的農家樂、垂釣園分布其間,吸引著游人光顧。
佳樂農莊,是柯柯牙林區首批農家樂之一。農莊經營者甘永軍依托自家果園,做起了餐飲接待,慢慢發展成農家樂,年收入從幾萬元增長到二十余萬元。
甘永軍坦言,幸福生活得益于柯柯牙綠色工程。“沒有柯柯牙林區,周圍生態環境不會像現在這么好,我也不會在這里種植蘋果園?!?/p>
天藍了,林綠了。在生態環境極大改善的今天,很多像甘永軍一樣的農民找到了人與自然環境攜手同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當生態環境向好時,經濟發展才會有基礎性條件。對于這一點,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溫斌深有體會。
隨著降水量減少、人類居住影響,巴里坤湖湖面曾一度萎縮至37平方公里。2005年起,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巴里坤湖列入“東天山生態功能區重要地區”,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護巴里坤湖生態環境。
經過多年治理,巴里坤湖湖水已超過100平方公里。生態恢復后,水草豐茂、水鳥回歸。環湖公路、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木棧道、觀景臺應勢而起,吸引著大批游客到來,附近200多位牧民吃上了“旅游飯”。
保護,已經成為新疆各地干部群眾對于生態環境的共識。“我們在劃定畜牧業和旅游業發展用地上,將草場做了清晰的界線劃分,并通過嚴格限制放牧規模等措施來保護草原生態。”裕民縣巴爾魯克景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潔說。
這是拍攝于1990年5月的一張照片,顯示了當時溫宿縣遭受嚴重風沙侵襲的真實情況。翻拍自柯柯牙紀念館
數據顯示,1961年-2022年,新疆年平均沙塵暴日數每十年減少1.4天,揚沙日數每十年減少1.6天,浮塵日數每十年減少3.7天,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明顯緩解。新疆城市、鄉村宜居宜業,群眾幸福感明顯提升。
在生態良好的基礎上,新疆正開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全面提速之路。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兩山”理念,引領戈壁荒漠變致富田園2023-08-16
- 指南針8月16日盤中漲幅達5%2023-08-16
- 科力遠: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對東聯礦業剩余30%股權收購簽約,正在辦理工商變更手續2023-08-16
- 海灣賽車可以說是所有賽車運動中最著名的2023-08-16
- 中國銀行兔年生肖金條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08月16日)2023-08-16
- 嘉峪關:強化科技支撐 賦能工業發展2023-08-16
- 【隴拍客】甘肅高臺:千畝梨園“豐”景如畫2023-08-16
- 蘭州:“小候鳥驛站”給孩子們送上暑期“盛宴”2023-08-16
- 第十八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將于9月26日開幕2023-08-16
- 福州城投“21福州城投MTN001”8月26日付息,利率為3.8%2023-08-16
- 溫州:雙人繳存家庭公積金可貸款額度提高至100萬元2023-08-16
- 基建股震蕩走低,元成股份跌6.8%2023-08-16
- 房地產開發板塊開盤活躍,渝開發漲停2023-08-16
- 被百萬借款難住,中城建物業6家子公司股權被拍賣2023-08-16
- 深圳加快滿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年底前供應保障房6.5萬套2023-08-16
- 突發利好,下調15個基點!央行超預期降息!2023-08-16
- 反電詐 宣傳忙2023-08-16
- 更新建設“金膠州” 品質城市活力足2023-08-16
- 關注細節問題!鞍山市住建局召開老舊小區改造文明施工現場會2023-08-16
- 宣講如春雨 潤物細無聲2023-08-16
- 山東沂源:“小”玻璃做成出口“大”產業2023-08-16
- 量質齊升產業興2023-08-16
- 在全國打造五百個縣域商業“領跑縣”2023-08-16
- 7月外匯市場運行保持理性有序2023-08-16
- 發展“新銀保”要重視價值提升2023-08-16
- 步科股份:8月15日融資買入1408.25萬元,融資融券余額9454.71萬元2023-08-16
- 七臺河市上半年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2023-08-16
- 拉薩入選全國第三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2023-08-16
- 西藏遠程醫療服務已覆蓋820余家公立醫療機構2023-08-16
- 西藏拉薩市城關區1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有序推進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