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走進沙雅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區_全球微資訊

智能科技在工農業領域是如何應用的?成果如何?5月28日,“新疆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大型全媒體主題采訪團走進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先后走訪了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新疆利華紡織有限公司、新疆玉象胡楊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實地感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沙雅力量”。

鏡頭掃描


(資料圖片)

5月28日,工人在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車間組裝采棉機。該公司由浙江亞特電器有限公司2018年建設投產,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線上線下平臺于一體的現代化智慧農機制造企業,主要生產有采棉機、播種機、液壓翻轉犁、聯合整地機、噴藥機等涵蓋棉花產業的全程機械化產品。目前,主要生產的三行、五行、六行采棉機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22項。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5月28日,工人在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車間組裝采棉機。

5月28日,工人在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車間檢修采棉機。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5月28日,采訪團記者在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采訪。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5月28日,商戶在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參觀。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5月28日,工人在新疆利華紡織有限公司車間作業。該公司在沙雅縣打造集棉花種植、加工、紡織產業相配套的優質棉紗生產基地,吸納當地3000多人就業,2023年1—3月,生產棉紗23140噸,完成工業總產值6.0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06億元,同比增長33.9%。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5月28日,工人在新疆利華紡織有限公司車間進行棉花稱重。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5月28日,工人在新疆玉象胡楊化工有限公司中央控制中心查看生產數據。該公司2009年成立,公司采用循環經濟產業鏈模式,形成年產40萬噸合成氨、45萬噸硝酸、46萬噸硝酸銨、60萬噸硝基復合肥、60萬噸尿素產能業務涉及農資、化工產品銷售。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1.15億元,解決當地1178人就業。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5月28日,工人在新疆玉象胡楊化工有限公司中央控制中心查看生產數據。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約提克爾·尼加提攝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