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回城鄉:端起“文化碗” 吃上“旅游飯”_環球快報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張云梅


(相關資料圖)

5月10日,剛踏進哈密市伊州區回城鄉阿勒屯村歷史文化名村非遺工坊,一陣悠揚的歌聲便飄了過來。

“是哈密市級木卡姆傳人阿依夏木·艾買提在做直播帶貨。”非遺工坊負責人米娜瓦爾·阿布都介紹。

記者在直播現場看到,阿依夏木身穿維吾爾族傳統服裝,唱完一段,便向直播間的粉絲們介紹手中的刺繡手工包。“喜歡歌聲的請扣1,喜歡產品的請扣2。”她說。

“扣1扣2我都非常高興。”阿依夏木告訴記者,她唱的是十二木卡姆,銷售的是哈密非遺產品,“這些都是我們回城鄉的文化名片,能讓大家知道,我就很滿足了。”

十二木卡姆與刺繡、農民畫、葫蘆雕刻藝術一同形成了回城鄉獨有的非遺文化資源,也被老百姓稱為“四張名片”。2008年12月,阿勒屯村被列入第四批“國家歷史文化名村”,成為哈密市重點打造的鄉村文旅精品村。

阿勒屯村歷史文化名村非遺工坊是回城鄉于去年精心打造的,集中展示各類非遺項目,把國家級、自治區級、哈密市級的木卡姆、刺繡、剪紙等非遺文化傳承人集中在一起,成立個人工作室,為他們提供展示平臺,促進各類非遺的傳承和發展。

“我們還設立非遺工坊直播間,大家在直播間可以一邊表演或展示制作過程,一邊銷售產品。”米娜瓦爾說,這樣做既宣傳了非遺文化,又增加了大家的收入。

除了非遺工坊的集中展示,走在阿勒屯村,還可以看到木卡姆研學館、葫蘆農民畫研學館……這些都集非遺文化展示、教學、制作、銷售于一體,成為當地以文會友,拉動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文旅融合帶動鄉村振興,回城鄉的發展腳步越邁越大。

今年1至3月,回城鄉的非遺產品銷售額達到100多萬元,其中線上銷售就占到了近40%。

今年4月,回城鄉還帶著哈密非遺文化產品走出“家門”,亮相對口援疆城市洛陽牡丹文化節,并深受當地群眾喜愛,短短一個星期,銷售額就達到了20多萬元。

“洛陽老城區也有許多有名的非遺文化,我們要多學習多交流,講好新疆故事。”回城鄉黨委書記屈永鑫表示,今后在把傳統精品文化挖掘好、打造好的基礎上,將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展示哈密文化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同時多鼓勵像阿依夏木這樣的做法,在展示非遺文化魅力的同時,把非遺產品銷得更遠。

眼下旅游旺季就要到來,回城鄉正全力以赴做著各項準備工作。其中籌備的“展非遺魅力燃激情夏日”主題活動將于5月19日舉行,屆時每天都會有非遺文化展示和文化演出。屈永鑫說,我們要通過舉辦多種文化活動帶動旅游業發展,讓更多的群眾端起“文化碗”,吃上“旅游飯”。力爭今年僅銷售非遺產品一項,就突破500萬元。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