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杜建輝
“超級棉田”開始播種了!
一位清秀活潑的年輕姑娘在激情洋溢地直播,“大家看,麥子已經10厘米高了,我們把棉種播在麥子旁邊,大風來了有麥子保護棉花苗,這就是超級棉田的“棉麥分播”種植新模式。”莫曉鈺快步走在緩緩前行的播種機前。
(資料圖)
4月12日,在尉犁縣達西村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000畝超級棉田里,莫曉鈺正在現場直播超級棉田春播工作。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杜建輝攝
4月15日,尉犁縣達西村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000畝棉田里,播種機按照北斗導航系統中設定好的線路進行直線播種。
身材嬌小的莫曉鈺站在廣袤的棉田中更顯瘦小。但你無法小看她,2022年,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上搭載的新疆棉種就出自她的手!
去年,沒有種過一天地的莫曉鈺利用科技挑戰一個人種植管理500畝棉田,她成功了!
今年,莫曉鈺變成了一名智慧農業記錄者、推廣員。開春以來,從春麥播種到眼下棉花開播,她穿梭于河南、福建、河北、新疆等地,用鏡頭記錄和推廣智慧農業管理模式。
邂逅!新疆之行讓她難割舍
出生在湖南省一個小鄉村的莫曉鈺一家以養魚為生。她3歲時父母就去廣州務工,爺爺奶奶照顧她長大。
2016年大學畢業后,莫曉鈺來到廣州工作。每天兩點一線的模式讓她感到很單調。“從小我就喜歡自由,向往大自然,我想要那樣的生活。”
2017年,她坐了幾十個小時的火車來到新疆,跟車友騎行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第一次感受到了沙漠的浩瀚,見識了新疆的遼闊。
“新疆原來這么美!”莫曉鈺想看遍新疆的每一處美景。2018年,她和朋友再次來到新疆,自駕穿行獨庫公路后,她更加堅定了在新疆工作的念頭。
“在喜歡的地方工作,有了家庭后又能照顧孩子,不再像自己的童年一樣父母不能陪伴,還能圓了走遍新疆的夢想。”莫曉鈺這樣暢想。
4月12日,直播結束后,莫曉鈺騎著心愛的摩托車又趕往下一個直播地。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杜建輝攝
有想法就有實現的可能。2020年,應聘到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莫曉鈺作為公司攝影師,來到了全國優質棉種植基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該公司的“超級棉田”項目基地,記錄著極飛科技的年輕人借助智慧農業管理系統種植3000畝棉田的試驗。
按照傳統種植管理方式,3000畝棉田一般需要20人到30人管理,而超級棉田只有2個人管理,他們用手機操作就可以給棉花澆水施肥,種地就像打游戲一樣輕松,當年棉花就取得了豐收。
“原來種地可以這么簡單!”莫曉鈺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留在新疆種棉,挑戰一個人種植管理500畝棉田!
小時候,父母為了一家人的生計進城務工,莫曉鈺成了鄉村留守兒童。如今,為了更幸福地生活,她從城市回到農村,用科技實現自己的夢想。
科技!一人玩轉500畝棉田
一個年輕女孩,從城市干凈的辦公室,到塵土飛揚的農田種地?敲鍵盤按相機快門的手掄得起鐵鍬嗎?實打實的500畝地啊……
2022年4月,莫曉鈺出現在尉犁縣的棉花地頭,種了一輩子地的老棉農看到矮小的莫曉鈺為她發愁。
老棉農們都知道種棉可是苦活累活啊。棉花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比如澆水灌溉,500畝地最少需要4個人專門到地里打開出水樁;棉花打頂期間,一個工人一天也只能完成大約5畝地。靠她一個人來完成,根本不可能。
但莫曉鈺有信心,矗立在田間的智能化設備和可借鑒的無人化管理經驗是莫曉鈺堅持種棉花的底氣:棉花耕種有大型播種機播種;給棉花澆水施肥只需要操作一下手機,智能水肥灌溉系統就會自動啟動;農業無人機進行棉花打頂作業,500畝棉田半天就可以完成……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植已成為過去式,那些老舊農具用不上了,怕啥。”莫曉鈺為自己鼓氣。
但想象和現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去年棉花出苗那會,正是大風季節,棉田里黃沙漫天,薄膜被風撕爛到處亂飛,一棵棵幼苗裸露在外。正在手忙腳亂壓蓋薄膜的莫曉鈺被大風吹得寸步難行,凌亂的頭發上滿是黃沙。“這棉花還能種下去嗎?”那一刻,瞇著被沙子磨得紅腫的眼睛,莫曉鈺懷疑起自己的選擇。
幸虧有了“棉麥分播”的微型防風工事,減少了棉花苗損失。“大風帶來的影響直接增加了3萬多元的投入,相比周邊棉田而言,我的損失微不足道。”莫曉鈺心想,如果棉農都采用“棉麥分播”或者其他技術對抗自然災害,棉花畝產量肯定會再提高。
“我在驗證智慧農業管理模式的同時,也想嘗試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棉田管理期,新疆夏季最熱的季節,莫曉鈺租了當地村民一間房屋,與當地維吾爾族村民拉家常,過著悠哉的田園生活。
莫曉鈺的詩和遠方,正是極飛科技摸索出來的現代農業創新模式。架設在地頭的農事記錄儀、土壤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與手機鏈接,在葡萄架下吃著西瓜的莫曉鈺隨時可查看棉田土壤濕度等各項數據,遠程控制給棉田澆水施肥等作業。
當年秋天,種棉“小白”莫曉鈺種植的500畝棉田棉花畝產量取得了370公斤的成績,除去成本,她掙了20余萬元。
“沒想到,這個姑娘是個種棉‘好把式’!”曾經搖頭的老棉農眼見為實后,點頭稱贊。
轉型!做起現代農業推廣員
“我的棉花種子飛上天啦!”2022年11月29日23時許,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在距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1.5公里的地方,莫曉鈺和同伴們一起奔跑著、歡呼著。
“我的棉花種子飛上天啦!”2022年11月29日,莫曉鈺(左一)看著自己種植采摘的棉花種子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忍不住大喊。莫曉鈺供圖
此次搭載飛船飛往太空的種子是從全國各地精心挑選出來的。這其中就有莫曉鈺用科技澆灌的棉花種子。
“飛船發射那一刻特別震撼,腳下的地在震動,我的心也跟著在震動,棉花種子就像我的孩子一樣,隨著神舟十五號一起飛往太空,激動得要命。”回憶棉花種子飛上天的那一刻,莫曉鈺至今心情難以平靜。
體驗經歷了棉花耕種、管理、采收全過程,莫曉鈺對于現代農業有了更多認識:農業生產不再是高強度、低產出的傳統產業。
“我慶幸自己的選擇,通過自身的實踐,讓更多人看到如今種地也有新花樣。”成功挑戰一個人管理500畝棉田后,莫曉鈺在思考自己最大的價值在哪里?
“我要將超級棉田這套模式分享給更多想做農業的年輕人、讓更多人看到回鄉創業的無限可能。這樣農村就能少一些像我一樣的留守兒童。”從小缺少父母陪伴的莫曉鈺希望更多的農村孩子能有個與家人相伴的童年。
如今,莫曉鈺奔走在全國各地,成為一名智慧農業的記錄者、觀察者,推廣員,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智慧農業管理模式。
“智慧農業不僅限于棉花產業,還可以應用到水稻、林果業等更多領域。”莫曉鈺希望更多人了解、認可、并且使用這種模式。
“科技的應用,讓農村也充滿巨大吸引力,我們青年一代在農村一樣大有可為。年輕人回到農村創業就業,一樣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里就是詩和遠方。”莫曉鈺目光灼灼。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新疆好故事丨飛上太空的新疆棉種,出自她的手!2023-04-17
- 每日信息:疆股日更4月17日丨金風科技全球風電裝機容量超1億千瓦2023-04-17
- 寵物食品走出信任寒冬,高爺家真的有點「高」 天天關注2023-04-17
- 越來越黑暗漢化教程 darkanddarker漢化最全教程分享|世界視點2023-04-17
- 紫元元(08223):新增擔保金額總額約為2084.3萬元|焦點報道2023-04-17
-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20華能Y3”將于4月24日本息兌付及摘牌 世界時訊2023-04-17
- 亦辰集團(08365)完成認購RC365 Holding Plc股份2023-04-17
-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19華能01”將于4月24日付息|每日快播2023-04-17
- 為藍天"減負" 五臺縣"八方治污"見成效2023-04-17
- “開局”穩中向好 一季度大興機場客流量加速回暖|環球視訊2023-04-17
- 今日關注:百色市百東新區管委會主任黃瑞坡:主攻五大主導產業 全力跑好“第一棒”2023-04-17
- 讓法治的春風吹進千家萬戶2023-04-17
- 金融街:獲準發行不超過175億元公司債券 實時焦點2023-04-17
- 世界新資訊:化肥質量不容忽視 |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采取措施關注化肥生產2023-04-17
- 當前熱議!如何制作葡萄樹2023-04-17
- 環球新資訊:劉玉身:三維智能化重建產品將提升珠寶產業價值2023-04-17
- 4月13日國內原油期貨漲1.78%-天天新視野2023-04-17
- 今年新疆鐵路運送旅客同比增三成2023-04-17
- 步步高預虧超20億吞噬14年積累 王填激進擴張嘗苦果套現超6億退場2023-04-17
- 全球熱頭條丨“五一”假期火車票今起開售 要注意這些變化2023-04-17
- 鋼管架子的標準搭法尺寸|天天新動態2023-04-17
- 常州油價調整最新消息(4月17日)|天天快資訊2023-04-17
- 莫相信有償征信修復_當前聚焦2023-04-17
- 日本交易市場日評4月17日 :美經濟指標強弱交織,5月加息基本敲定2023-04-17
- 【獨家】吃墨魚有什么好處嗎_吃墨魚有什么好處2023-04-17
- 無痛人流多少錢費用_無痛人流多少錢2023-04-17
- 王非歌曲_王非 天天新動態2023-04-17
- 第三屆三品節啟動,三大升級打造“大家的郎酒”2023-04-17
- 荊州市煙草專賣局視頻展播《人人話保密》2023-04-17
- 稅宣助“跑” 武漢稅務開展系列便民辦稅春風行動 每日快報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