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豐富”到“豐產” 新疆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在前進中完善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王亞蕓

今年以來,新疆礦業屢傳佳話。1月,中國最大鉛鋅礦——新疆和田縣火燒云鉛鋅礦探礦權招標出讓終于“塵埃落定”。不管是招標起始價,還是最終成交價,都創下了類似探礦權出讓新的歷史,刷新了全國探礦權出讓紀錄。

進入2月,以掛牌方式出讓的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探礦權,最終以60.88億元的價格成交。高達385倍的溢價,再次讓各界目光聚焦新疆礦業。


【資料圖】

目光聚焦新疆礦產資源豐富的同時,招標出讓、掛牌出讓等礦業權背后的出讓制度改革也倍受關注。

制度推進資源轉化加速

“2010年以前,新疆探礦權主要采用‘申請在先’方式取得。以后,新疆開啟競爭性出讓探索。這種嘗試在全國走在了前列。”3月7日,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礦權管理處副處長何玉彪說。

2010年,新疆就在自治區層面開始了以招拍掛出讓資源的配置方式。2012年2月,我國面積最大的整裝煤田勘查區新疆哈密三塘湖煤田三個區塊探礦權成功掛牌出讓,就是這次政策試水的成果。

同時,在非煤礦產資源管理上,財政項目繼續“申請在先”方式推進,社會項目進行了招牌掛嘗試。

2017年,中辦、國辦印發《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方案》,要求礦業權出讓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為主,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嚴格限制礦業權協議出讓,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先行在新疆等6省區市開展試點。

“國家層面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新疆在銜接上比較順暢。”何玉彪說,2017年以來,我區先后出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探礦權采礦權出讓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若干事項暫行辦法》《自治區關于礦產資源市場化法制化配置的實施意見》等多部具有實質指導意義的政策文件,積極穩妥推進了我區礦業權出讓制度的改革。

“政策不斷調整,使新疆礦產資源配置水平得到不斷優化提高,競爭出讓更加完善,開發利用更加高效,監管服務更加到位,資源保障更加有力。”何玉彪說。

截至2022年底,新疆共出讓探礦權400多個,在加快礦產資源優勢轉化方面效果明顯。

記者了解到,“申請在先”階段,100個找礦項目,最終能轉采成功的只占到3%至5%。而實行招拍掛以后,礦業權出讓前政府都會開展有效的前期基礎性工作,出讓后轉成礦山的比例在不斷提升。

市場配置競爭優勢突顯

“沒有礦業權出讓制度的改革,民營企業沒有機會參與到油氣開發當中去。”3月8日,中曼石油天然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海嘯,說起2018年1月24日,中標新疆塔里木盆地溫宿區塊油氣勘查,依然難掩激動。

新疆塔里木盆地溫宿區塊鉆井現場的航拍圖。中曼石油天然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以公開掛牌、價高者得方式出讓礦業權,給更多有實力企業進入新疆參與礦產資源開發提供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平臺和機遇。

目前,新疆溫宿區塊開發建設已成為國家推進常規油氣探礦權改革試點工作典型案例。也正是因為這次“親密接觸”,成就了中曼集團數個“第一”:首家獲得常規油氣開采許可證、首家獲得國內上游油氣探礦權、首家通過國內石油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報告評審備案的民營企業。

新疆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發現礦種152個,查明有資源儲量礦種102個,有12種居全國首位,20種居全國第2位,10種居全國第3位。19種礦產資源具有明顯優勢和較強競爭力。

礦業開發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礦產資源勘查具有高風險、高投入特點。記者了解到,一個礦想從項目變成礦山,從拿到礦權,到做完勘查工作,一般需要3—5年時間,再到建廠投產,一整個流程下來耗費7—8年屬于正常。

礦產勘查投資變化雖然受宏觀經濟狀況、礦產品價格、政府政策、突發事件等眾多因素影響,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作用越來越重要。

2019年掛牌出讓的新疆和田縣大紅柳灘509道班西鋰鈹稀有金屬礦和新疆和田縣大紅柳灘南鋰鈹稀有金屬礦探礦權,面積分別為20.96平方千米和67.02平方千米,當時成交價20億元。而時隔4年,今年2月出讓成功的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探礦權,面積105.39平方千米,成交價就達到了60.88億元。

有專家認為,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對有色礦產需求將會呈持續上漲趨勢。尤其是新能源、新材料在工業中異軍突起,鉛、鋅、鋰等應用較大,仍處于上升階段。

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我區將差別化調控鐵、錳、銅、鉛鋅等12種主要開采礦產開發強度,到2025年,全區礦產開發總量在10億噸/年左右,礦產資源持續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

惠及當地助力民生改善

“探礦區內已查明稀有金屬礦石量達到5000萬噸、氧化鋰近70萬噸。”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業開發部主任胡忠德介紹說。自2019年新疆有色集團通過招拍掛成功競得新疆和田縣大紅柳灘鋰鈹稀有金屬礦探礦權以來,目前已經完成重點區域勘查工作,等全部礦權范圍勘探完成后,預計稀有金屬礦石量將達到1億噸、氧化鋰量將達到150萬噸。

新疆和田縣大紅柳灘鋰鈹稀有金屬礦礦區一角。新疆有色集團提供

2月26日,作為新疆有色集團和田大紅柳灘稀有金屬300萬噸采選冶產業鏈一部分,全球規模最大鋰資源采選冶一體化項目——新疆有色集團10萬噸鋰鹽項目開工,對和田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礦業權出讓制度試點改革以來,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同時尊重礦業發展規律,把決定權交給市場,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有效遏制“圈而不探”“圈而不采”現象發生。也防止一些本身不具備勘查開發能力的企業拿到礦權后在市場上進行炒作轉賣情況,造成礦業權開發利用效率滯后。

“中曼集團在中標后工作開展比較快。”于海嘯介紹,2018年勘探,2019年有了發現,2020年申報儲量,2021年拿到采礦證,成功新鉆井118口,新增石油地質儲量3011萬噸,年產油17.5萬噸,2022年實現年產原油45萬噸。溫宿項目在建設開發過程中從當地的學院、技校、職高等學校招收了大量就業人員,如今已經成為溫宿縣第一“利稅大戶”。

和田地區的受益也一樣明顯。如果以火燒云建設60萬噸鉛鋅冶煉廠為例,通過概略性分析初步估算,將直接帶動相關產業約7000個就業崗位,每年上繳稅費將近29.84億元,可以實現和田地區財政收入翻倍,提高財政自給能力,惠及當地民生,促進地區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

今年2月,自然資源部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登記管理的意見稿。有業內人士認為,征求意見稿在簡化礦業權審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方便企業辦理礦業權等方面都作出了較大優化和完善。

2023年,新疆將進一步推進地質找礦和探礦權出讓,推動能源資源增儲上產,持續提升資源保供能力,力爭全年出讓探礦權突破100個。

何玉彪表示,下一步,我區將以提高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礦產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為主線,優化礦業勘查開發保護布局,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礦業開放水平,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實現礦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發展,為國家和自治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資源保障。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