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松陽正式攜手協作 全力推動合作落地見效

著眼于“山”和“海”的優勢,“造血”和“輸血”功能共同增進。今年11月,湖州市南潯區與麗水市松陽縣簽訂協議,雙方正式攜手協作,以教育、科技、文化、醫療領域作為合作“切入點”,全力推動合作落地見效。

山高海闊,按圖索驥。這是南潯打造區域合作升級版的又一大動作。

一張藍圖繪到底。這些年來,南潯一以貫之深入實施山海協作工程,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區委、區政府的重點工作,逐年細化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定期推進。不僅不遺余力地推動山區縣高質量發展,也走出了區域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從嘉湖一體化合作先行到東西部協作攜手奮進,再到按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快進鍵,南潯區域合作邁出的每一步,都鏗鏘而有力。

山海協作 高效推進

南潯,一城碧波水晶晶,是獨具魅力的“美麗繁華新江南”;松陽,擁有75個古村落,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稱為“最后的江南秘境”。如何找準合作的切合點,成了兩地山海協作的“必答題”。

今年以來,南潯區按照“輸血與造血結合、幫扶與合作并舉”的方針,以優質產業轉移和要素合理配置為主線,通過兩地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山海協作項目逐漸在松陽縣各地鋪開,為邁向共富提供新機遇。

就在今年11月初,南潯—松陽職工療休養推介會在南潯區舉行,推介會通過播放松陽旅游宣傳片、金牌導游現場推介和療休養接待點代表推介等環節,詳細介紹松陽全域旅游發展情況、職工療休養資源和特色療休養項目。緊接著11月末,“水晶晶南潯田園松陽”2021年南潯·松陽文化走親文藝演出暨旅游推介宣傳活動在松陽縣非遺傳承中心舉行,為現場觀眾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

“松陽、南潯兩地頻繁互動,開展職工療休養合作具有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將實現旅游資源市場共享,攜手打造‘山海互利、山海共贏’的嶄新局面。”南潯區總工會負責人說。

除文旅融合外,南潯區聚焦高端制造、數字經濟等產業,立足兩地優勢資源和人文底蘊,堅持以產業園區建設、雙招雙引為合作重點,深化細化兩地產業協作目標任務和具體內容,特別是圍繞兩地產業契合度較高的不銹鋼、山地機械等產業進行深入協作融合。

同時,找準兩地民生互惠的著力點,圍繞教育、科技、文化、醫療4個領域,兩地職能部門簽訂合作協議,延伸科技人才交流培訓、醫療人才互派、中小學教學觀摩、文化旅游推介交流等合作領域。

“山”的優勢,“海”的資源,并肩前行。南潯區發改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扎實做好南潯—松陽產業合作、干部掛職、共建鄉村振興示范點、消費幫扶等工作,尤其是推動久立特材、星光糧油基地等與松陽產業契合度較高的企業赴松陽開展產業項目合作,支持打造特色標志性產業鏈,提升傳統制造業和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

嘉湖一體 共謀發展

潮涌長三角,嘉湖再提速。今年4月,浙江省推進“四大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嘉興湖州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烏鎮、練市毗鄰地區劃定60平方公里左右范圍,打造“嘉湖一體化”合作先行區。在“嘉湖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南潯桐鄉兩地在交通、政務、城市治理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加速協同發展。

“現在只要花上2元錢就能回家,真的方便又劃算。”11月24日,李辰慧在嘉興市桐鄉市烏鎮汽車站坐上了回湖州市南潯區練市鎮的145路公交車。據了解,李辰慧家住南潯區練市鎮花林村,在桐鄉烏鎮工作,平日里往返很不方便。自從有了145路公交車,她不用轉車,只要半個多小時就能直達目的地。

145路公交班線是湖州南潯與嘉興桐鄉毗鄰區域的首條公交線路,跨越烏鎮和練市,途經18個站點。“這條公交班線不僅滿足兩地居民往來出行需求,更能推動兩地在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深度合作和一體化發展,共同打造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南潯區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說。

同處杭嘉湖平原,湖州與嘉興兩地歷來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近年來,南潯區主動搶抓機遇,在多個領域與嘉興桐鄉開展深度合作。兩地打破行政壁壘,在練市鎮、烏鎮鎮設立“嘉湖一體化”通辦專窗。該窗口共梳理出首批涉及醫保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備案、醫保關系轉移、失業保險轉移等共計186個高頻事項,通過強化公共數據交換共享,構建跨區域政務服務網,實現通辦事項“一地受理、一次辦”。

如今,南潯正持續推動兩地各項事業跨區域融合和共建共享,讓更多群眾共享“嘉湖一體化”帶來的成果。

東西攜手 同奔小康

“咩——”進入冬季,四川省廣安區石筍鎮龍巖村湖羊生態基地內叫聲一片,數千頭湖羊正“呼喚”飼養員的到來。自結對以來,南潯累計向廣安提供優質種羊29100余頭,出售8700頭,自繁5600頭,目前存欄26000頭。

“湖羊入川”工程叩開了致富的大門。2018年起,南潯將湖羊特色優勢產業與廣安豐富的農作物秸稈、糠麩等飼料資源相結合,從南潯區練市鎮、雙林鎮等地引入優良品種,并配以種養循環生態發展模式,保證農業產業生態環保長效綠色發展。

在浙江、四川兩省的部署下,2018年,湖州市南潯區和廣安市廣安區建立對口協作關系,開啟了東西部協作“三年行動”。3年來,南潯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以人才資源為支撐、產業合作為突破、政策扶持為保障,推動“資金輸血”變“產業造血”、“單向幫扶”變“互動合作”,在巴蜀大地譜寫了攜手奮進、共奔小康的錦繡篇章。

眼下,入駐于南潯·廣安東西部協作產業園的沃克斯電梯正在加緊設備調試,一條全自動生產線45秒就能完成一塊電梯門板的生產加工,投產后將實現年納稅額1000萬元以上。

廣安沃克斯迅達電梯是首批入駐該產業園的企業。作為浙江省和四川省合作建設的首個“飛地”產業園,2019年,南潯·廣安東西部協作產業園開建,計劃總投資18億元,占地630畝,重點打造浙川產業合作的載體。

南潯區發改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產業園探索建立“國有平臺+民營企業”的模式,借助南潯區國有平臺綜合實力強信譽好的優勢,綜合利用政策優勢,由南潯國企投資建設廠房,租賃給民營企業生產運營,前3年不收租金,企業賺到錢后再按協議逐步收購廠房和設備,大大減少了企業的前期投入。

南潯區和廣安區還聯合出臺25條引導支持企業參與東西部幫扶產業合作的優惠政策,從項目用地、廠房建設、用工支持、人才引進、產品銷售等環節給予扶持,形成政策扶持疊加效應,增強企業投資吸引力。

搭乘東風 拔節成長

蠶絲古鎮、江南水鄉。從萬米高空俯瞰,南潯地接蘇浙兩省,是蘇湖嘉三市交界處的節點城市。

今年6月,南潯區自主提出、主動謀劃的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正式納入《長三角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期類實施項目,并作為“十四五”期間優先開工類項目。同時如通蘇滬城際鐵路納入規劃,這標志著南潯正式邁入一高鐵、兩城鐵的“一高雙鐵”時代。

“水鄉旅游線由上海青浦示范區客廳站始發,在吳江與如通蘇湖并線至南潯站,經練市、桐鄉至杭州蕭山機場。”南潯區發改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潯境內約19公里,設南潯站、雙林站、練市站3站。

曾經,一條大運河連接南潯和上海,締造了南潯“四象八牛七十二黃金狗”的鼎盛繁華。如今,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正式納入《規劃》近期類實施項目,速度換空間,古老水鄉迎來全新發展格局。

這段時間,在位于南潯經濟開發區的“光電灣”,總投資290億元的泰嘉光電項目正加緊建設,預計明年4月下線第一片8.5代液晶面板,填補我省在該行業的空白。同樣落戶在這里的還有總投資104億元的正威華東總部制造基地光電一體化產業項目。正威集團總部位于深圳,是世界500強企業,該項目落戶將填補南潯在半導體封裝的核心關鍵材料和驅動芯片封裝的核心組件空白,為打造千億級光電灣提供澎湃新動能。

光電通信產業在南潯加速集聚,全新的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態勢。“南潯地處長三角中心,加上已經開建的滬蘇湖鐵路,使其真正成了融滬接蘇聯杭的‘橋頭堡’。”南潯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對于接下來的發展,引入產業鏈核心節點項目、串聯周邊城市產業資源、打造光電通信產業集群的思路日漸清晰。

伴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南潯正不斷釋放疊加優勢。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協作區,該區已先后被納入上海“1+10”同城化都市圈和“1+8”大都市圈。此外,依托“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南潯區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了“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專窗,推動“一網通辦”改革事項落實,截至目前可辦理個人及企業“跨省通辦”事項已增至100多項。

因勢謀遠,順勢而為。今天的南潯,精準發力打造區域合作升級版,正不斷涌動著蓬勃發展的熱潮,展現出美好的發展前景,努力以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詮釋美麗繁華的新江南。(楊斌英 張 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