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牢織密地質災害防治安全網 為光明區高質量發展護航

為切實落實光明區高質量推動創新發展,高顏值塑造城市風貌,加快建設大灣區綜合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在市、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年來貫徹落實“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安全發展理念,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與區直各有關部門及各街道辦齊心協力,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不斷織牢織密地質災害防治安全網,讓一方百姓安居樂業。

攻堅克難

即將實現“治理清零”

截至目前,光明區411處邊坡中,408處已完成治理,剩余3處正在治理,將在今年年底前實現“治理清零”。

齊心協力攻堅,解決歷史遺留困難。滑坡事故發生后,歷史遺留治理項目困難多難度大,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以擔當精神直面各類問題,為解決青苗補償、施工面不足等諸多問題,以及克服街道分拆、人力不足等困難,光明區各牽頭單位和街道通力協作,通過工程治理、違建拆除、房屋征收、搬遷避讓和城市提升等途徑強力推進,整治工作取得突破進展。同時印發《安全第一+生態優先+節約集約+光明區加快推進地質災害和危險建筑邊坡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組織開展“治理清零”“庫存銷號”和“遺留掃尾”三大專項行動,強力推進治理工作開展,確保實現“治理清零”。

理順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合力。邊坡治理工作本身涉及單位多,協調難度大。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以創新思路破解難題,為協調區住建、水務、城管和交通等部門承接行業領域內建筑邊坡,多次研討、反復協商,最終形成了光明區“1個領導小組+11個行業牽頭單位和6個街道”齊抓共管的邊坡防治局面。為進一步明確防治職責壓實責任,率先編制印發《危險邊坡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每處邊坡防治牽頭單位,厘清了各牽頭單位和街道職責,夯實防治基礎。

多種舉措結合,加快推進項目進度。建立光明危險邊坡防治工作微信群和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行業牽頭部門和辦事處四級溝通協調督促機制,形成區危險邊坡成員單位通訊錄,并通過組織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現場協調、下發督辦函、聯合區督查室督辦、不定期通報、現場檢查和編制周(月)報等方式督促加快治理進度。

多點發力

邊坡防治“亮點紛呈”

——全市首推區級邊坡防治管理臺,實現信息化管理。借助運行全市首個區級地質災害和危險邊坡防治管理臺,實現每處隱患點“預防—發現—治理—核銷”等流程的標準化、規范化操作,建立全周期追溯的“一坡一檔”管理制度,實現防治信息互通共享,各環節辦理流程更加高效。

——全市首印邊坡景觀設計指南,逐步提升邊坡顏值。為進一步規范危險邊坡治理工程設計,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促使邊坡治理與周邊的景觀融合,達到一坡一景的效果,在全市率先印發《光明區危險邊坡治理及景觀設計指南》,并組織開展邊坡景觀試點,探索打造邊坡新樣貌。同時對全區危險邊坡的生態環境現狀進行調查,分析邊坡現狀,研究明確須開展景觀提升的邊坡,對需開展景觀提升的邊坡進行分類,對重點邊坡逐點形成景觀設計提升方案,并編制《光明區危險邊坡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報告》和《光明區危險邊坡生態景觀提升工作實施計劃》,為邊坡披“綠衣”換新顏。

——全市首發邊坡維護指南,提前謀劃邊坡維護管養。在全市率先印發《光明區地質災害(隱患)和危險建筑邊坡維護管理工作指南》,為邊坡管養維護費用標準問題以及維護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且規范了轄區地質災害(隱患)和危險建筑邊坡的后續維護管理工作,確保防治管理有序、有效,維護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地質災害防治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繃緊地質災害防治這根弦,聯合轄區相關部門,全力落實各項防治措施。一是群策群力,創新開展地質災害科普宣傳。全面提高轄區防災減災綜合水。二是強化新增邊坡源頭管控。加快《光明區危險邊坡配套治理工程實施規定》編制進度,細化完善“四同步”制度,加強配套治理工程監管,從源頭上防止新增邊坡產生。三是結合光明區擘畫的高質量推動創新發展、高顏值塑造城市風貌美好藍圖,切實做好邊坡景觀提升工作,為光明區高質量發展護航。(車德宇 許廷湖 劉光璞 劉芳)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