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新階段

站在百年變局的十字路口,立足“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企業應當如何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為提升國際競爭力尋找加速之計?在此背景下,“加速提升中國企業國際軟實力”研討會暨“中國企業國際軟實力提升加速計劃”發布儀式17日在北京舉行。

該研討會和發布儀式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貿促會)支持,中國貿易報社、CGTN智庫及領英中國聯合主辦。中國貿促會領導、智庫專家以及近二十家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領軍代表應邀出席,并遠程連線中國貿促會海外代表處,通過專家學者研究分析、智庫行業洞察、優秀中企國際化發展經驗分享等方式,圍繞人才、品牌、合規體系及企業文化等多重維度,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企業如何有效提升國際競爭軟實力進行深入研討。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在開幕致辭中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要實現“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提高國際雙向投資水平,持續增強中國經濟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吸引力和合作能力勢在必行。

與會專家稱,企業軟實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賦能企業和市場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同期發起“中國企業國際軟實力提升加速計劃”,旨在圍繞企業人才戰略、品牌建設、合規體系、誠信文化等方面,將前沿的企業全球化發展之道分享給更多的中國企業,致力提升人才戰略,激發創新活力,進而加速提升國際競爭力,深度參與全球競爭。

張少剛說:“在過去數十年里,中國貿促會一直致力于為外向型企業服務。我們將以‘中國企業國際軟實力提升加速計劃’作為新的起點,與企業加強合作,實現提升中國企業國際軟實力的目標。”

國際軟實力的提升一直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課題。來自互聯網、汽車、新基建、金融等諸多領域的代表與來自美國、印度、南非、海灣地區等國家及地域的中國貿促會海外代表處負責人遠程連線,共同探討中國企業國際競爭現狀、雙循環格局下的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新機遇等話題。

領英中國總裁陸堅表示,隨著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持續發展,創新實力與品牌聲譽將成為中國企業實現國際化發展轉型的“鳳”與“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新階段,以誠信化、品牌化、創新化和人本化全面推進中國企業高質量的國際化發展。

(記者 閆曉虹)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