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督查延續強監管 碳排放評價納入多地環評
嚴控“兩高”項目上馬 行業轉型迫在眉睫
針對高耗能、高排放的“兩高”項目監管持續發力。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嚴把新建、改建、擴建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環境準入關,在“兩高”項目環評中率先開展碳排放影響評價試點。與此同時,地方也密集發文控制“兩高”項目上馬。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火電、鋼鐵等多個重點行業通過產業升級或技術創新加快轉型,力求達到碳排放相關要求。監管部門也通過加大環保督查力度、將碳排放評價內容納入環評等方式確保政策落實到位。
政策頻出 “兩高”項目收緊
生態環境部去年底發布《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區域削減措施監督管理的通知》,此次的《指導意見》可以說是針對“兩高”項目的“加強版政策”。
根據《指導意見》,新建、改建、擴建“兩高”項目在符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法定規劃的前提下,應滿足區域環境質量改善、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碳排放達峰目標和相關規劃環評要求。環境質量超標地區新建、擴建“兩高”項目,還應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煤炭消費替代、污染物區域削減等措施騰出環境容量。
事實上,今年以來,針對“兩高”項目的政策已多次收緊。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提出,要從嚴從緊從實控制高能耗、高排放項目上馬。國家發改委環資司表示,要研究完善能耗雙控制度,進一步強化能耗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地方層面也密集出臺政策控制“兩高”產業。陜西省提出,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替代關停過剩產能,同時對現有產能進行綠色化升級改造。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遼寧省提出,從審批行為、投資準入、節能審查、能耗雙控管理、環境影響評價、安全審查、事中事后監管等7個方面入手嚴把“兩高”項目準入關。福建省廈門市發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從生態環境保護和底線空間管控的角度,鼓勵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的企業入駐,禁止高能耗、高排放項目準入。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表示,“十四五”期間必須要抑制高耗能產業的擴張,這些高耗能產業本身已經存在產品飽和的問題,再增加投資,將來有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的風險。
重點行業產業轉型升級提速
“兩高”行業一直是污染物排放大戶。《指導意見》提出,要充分考慮區域和行業碳達峰目標約束,從嚴控發展規模、優化規劃布局、產業結構與實施時序等方面,為火電、石化、煤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水泥這六大“兩高”行業有關規劃提供決策支撐。
據記者了解,當前我國“兩高”行業正通過產業升級或技術創新加快轉型,力求達到碳排放相關要求。
鋼鐵行業是我國制造業的碳排放大戶。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寶武、河鋼集團已率先提出加快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例如,中國寶武提出建立開放式研發創新模式,開展鋼鐵工業前瞻性、顛覆性、突破性創新技術研究;建設面向全球的低碳冶金創新試驗基地,促進鋼鐵上下游產業鏈技術合作。此外,寶武、河鋼、首鋼、建龍、酒鋼、日照等一大批鋼鐵企業積極探索建立氫冶金示范項目并已有所突破。
“鋼鐵企業要走節能、減排、脫碳等綠色發展之路,當前應高度重視脫碳,包括合理利用廢鋼,少用或不用化石能源,以稅收和配額等措施限制高碳負荷產品出口總量等。”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表示。
近期火電減排方式創新也取得突破性進展。重慶富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內蒙古準格爾旗成功運行年處理原煤40萬噸級“燃煤發電富氧燃燒耦合煤炭分級分質清潔應用綜合生態鏈項目”。
這一創新型突破獲得業內廣泛關注。中煤科工煤炭焦化與分質分級清潔應用所所長裴賢豐表示,該項目整體無廢水、廢煙氣外排,有助于解決煤化工焦化廢水、工業固廢和廢氣問題。中國能源學會專委會委員羅海波也表示,該項目的成功落地及規模化應用,能有效應對煤炭及火電行業碳達峰、碳中和要求。
督查圈定重點監管保持高壓
在對“兩高”項目進行準入限制、鼓勵重點行業加速產業升級的同時,監管部門還加大“查漏補缺”力度,通過環保督查等方式力促政策落地到位。
正在進行的督查中,嚴格控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便是重點之一。例如,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進駐山西省后發現,晉中市介休、平遙、靈石等縣(市)不顧水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能力,盲目上馬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焦化項目,并且耗水量也非常高,生態環境影響嚴重。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徐必久強調,如果不把地方盲目上馬“兩高”項目的勢頭遏制住、控制住,這些項目上馬以后,會給將來的碳達峰、碳中和帶來巨大影響,大量的排放對環境質量改善也會帶來巨大影響。將來按照環境質量改進要求是要逐步退出的,可能就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要嚴格控制。
目前,重慶、浙江溫州、江蘇常州等多地開展將碳排放評價內容納入環評的試點工作。例如,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印發《重慶市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碳排放評價(試行)》《重慶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碳排放評價(試行)》,涉及市內的鋼鐵、火電(含熱電)、建材、有色金屬冶煉、化工五大重點行業以及產業園區,評價內容包括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強度兩個指標。
業內人士認為,碳排放評價內容納入環評是限制“兩高”行業無序擴張的具體舉措,有必要在全國統一展開,但實施過程中應注意與現行節能評估制度有效銜接。
(記者 向家瑩)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