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規模回落 未來規模料保持平穩

截至2月末,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69964.07億元,環比下降219.09億元。自2021年1月回升之后,結構性存款規模再次回落至7萬億元以下。

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69964.07億元,再次回落至7萬億元以下。

分析人士認為,此前結構性存款規模回升是季節性因素所致,預計未來結構性存款回升空間有限,存款向大型銀行集中的趨勢或進一步凸顯。

結構性存款規模回落

截至2月末,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69964.07億元,環比下降219.09億元。自2021年1月回升之后,結構性存款規模再次回落至7萬億元以下。2020年5月以來,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曾經歷了連續8個月的規模壓縮。

具體來看,2月結構性存款規模回落主要由于中小銀行單位結構性存款環比減少1173.54億元,而中小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大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和大型銀行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均繼續增加。其中,大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增長明顯,增幅為692.41億元。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主要監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2月結構性存款發行量為1678款,較2021年1月份增加155款。其中,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為1635款,外幣結構性存款為43款。2月發行的人民幣結構性存款平均期限為123天,較1月減少10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61%,環比上漲7BP。

未來規模料保持平穩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此前結構性存款規模回升的重要原因是季節性因素。年初是銀行攬儲旺季,相較于普通定期存款而言,結構性存款對投資者更有吸引力,但未來結構性存款回升空間有限。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殷燕敏表示,鑒于監管部門對結構性存款的管理要求,后續結構性存款規模反彈空間有限。從收益率水平來看,2月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較上月略有上升,但結構性存款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并不代表其能實現該收益率,從到期實際收益率來看,結構性存款的到期平均收益率依然繼續走低。

中泰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戴志鋒認為,考慮到今年監管部門對高息攬儲產品采取嚴監管措施,結構性存款利率下行,疊加年初流動性小幅收緊、票據轉貼現利率上行因素,市場套利空間減小,預計后續結構性存款規模反彈空間有限,占總存款規模的比例仍會維持低位。在此背景下,未來存款向大型銀行集中的趨勢會進一步凸顯。

東吳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祥云表示,預計結構性存款總規模保持平穩。存款成本上行是近年來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難題,不過,截至目前監管層已經對幾乎所有高成本的負債產品進行了規范,包括銀行理財、結構性存款、“靠檔計息”定期存款、大額存單、互聯網智能存款,同時明確禁止地方中小銀行異地攬儲。在這種環境下,居民難以在線上購買到“保本+高收益”的存款產品,部分財富將回流客群覆蓋度更廣的傳統頭部銀行。

關鍵詞: 結構性存款規模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