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過去了。對于影視行業而言,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前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院線封鎖,拍攝工作停滯,整個行業幾乎進入冰凍狀態。公眾消費習慣也悄然發生了改變,網絡平臺幾乎成了唯一觀影出口,部分起到了替代院線的作用。
后半年,隨著國內疫情受到控制,影院逐漸復蘇。但由于全球疫情肆虐,好萊塢大片和批片的供應及宣發力度均不足。一大批國產片撐起了票房的半壁江山,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全年總票房為203.06億,約為去年的31.6%。
一年過去,整個影視行業的格局起了變化,其后續影響也在逐漸開始顯現。
院線復蘇
2020年,7月20日,國內院線市場重啟。接連錯過了春節檔和五一檔后,直接進入了暑期檔。由于上座率限制,外加觀眾的觀影習慣還沒能完全調整過來,影院復工首日,門可羅雀,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全國票房僅報收422.2萬元。
隨后幾日,大盤逐漸恢復,但由于新片不足,復工之初,主要還是由《誤殺》《星際穿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復映老片撐起了票房。業內人士紛紛預測,唯有一部現象級的大片出現,才能把冷卻已久的電影市場再度炒熱。
國產戰爭片《八佰》成為了這部現象級影片。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自7月20日影院陸續復工后,截至2020年9月15日,累計票房突破 50 億元,全國觀影人次 1.4 億。其中《八佰》單片超 26 億,貢獻了半數票房,穩居第一。其中,8月25日的七夕節,單日票房更是超過了5億元。
接下來,隨著《信條》《奪冠》《花木蘭》《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金剛川》等大片的接連上映,以及影院上座率的限制逐步解鎖,開業影城和上映新片數量逐漸上升,10月,國內票房市場超越北美,成了全球第一票倉。
但多數時候,熱鬧只屬于頭部大片。對于大多積壓的中小體量國產新片而言,由于下半年檔期競爭激烈,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宣發費用才能脫穎而出。而大部分影視公司現金流吃緊,能動用的宣發投入極為有限。不少公司甚至選擇裸發,或者溢價轉讓份額,只希望影片能盡快回本。這種高烈度競爭的結果,就是大家都賺不到什么錢。
另外,批片市場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大部分批片公司為了回收成本,選擇在年末扎堆上映,且宣發預算不足,導致市場反響不佳。中國新聞周刊整理數據發現,今年9月以來,內地市場上映的批片表現大多不佳,如《未知嫌疑人》《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極寒風暴》《重生小確幸》《菊次郎的夏天》等片票房均未過千萬,最低的甚至僅有數十萬。
不過,從大盤來看,一切仍在向好的方向推進。2020年12月14日,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報告中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仍然產生票房的電影院,已經從今年1月的11079 家,恢復到了11月的10564家,大部分影院已經恢復正常營業。且作出預測:今年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約為去年的30%。
隨著影院的重啟,復蘇信號很快傳導至產業鏈上游,制作公司逐步復工,上海國際電影節、西寧FIRST電影節等活動也開始重啟。在各個電影節創投會上,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由于傳統的制作公司受到疫情沖擊,現金回流受阻,少有余糧開發新項目;而原本處于產業鏈下游的宣發公司因為現金流儲備充足,在各個創投會上開始大批量買進新項目,簽約新導演、編劇,這或許意味著未來數年內,制作行業的權力結構將會悄然發生變動。
網播平臺崛起
院線被封鎖的2020前半年,被困在家里出不去,但又對觀影有剛需的觀眾們紛紛選擇了網播平臺。平臺和院線之間的相對地位悄然發生了變化。
1月25日,徐崢導演的《囧媽》率先放棄院線,登陸西瓜視頻,率先回收了成本。部分院線公開發文抵制,將院網矛盾直接公開化;
但《囧媽》并不是唯一一部“院轉網”的電影,很快,《大贏家》也步了《囧媽》的后塵,從原定的2月21日撤檔,空降頭條系平臺,免費播出;
接下來是愛奇藝率先用“單片付費點播”的形式,直接將《春江水暖》在愛奇藝上單片點播,24元點播一次,會員打折;
好萊塢也很快對這一趨勢進行了跟進。4月10日,《魔發精靈2》出品方環球影業選擇不再等待疫情結束,而是用視頻點播的形式發行影片。該片在北美上映的前三周獲得了1億美元的視頻點播收入,成功收回制作成本。而院線AMC則在一怒之下宣布不再放映環球影業的影片。
但院線和片方的角力,很快以前者的大潰敗而告終——9月4日,《花木蘭》線上付費點播,價格為24.99美金。就在《花木蘭》轉網消息發布前,環球影業和AMC達成協議,AMC允許環球影業將其電影在影院上映17天后進行點播,而在之前,這段窗口期時長是75—90天,相當于直接縮短了五分之四。
12月初,隨著歐美疫情不降反升,窗口期被進一步縮短,直至完全消失:華納兄弟宣布,取消2021年院線30天等待期,17部新片全部取消窗口期,在流媒體同步上線。
今年以來,Netflix、愛奇藝等網播平臺的股價及付費會員總數均有所上漲。根據界面新聞整理,截止12月初,迪士尼旗下Disney+平臺總訂閱用戶達到8680萬,自迪士尼10月初報告訂閱更新以來,新增訂戶超過1300萬。算上迪士尼旗下ESPN+1150萬用戶、Hulu上3880萬用戶,迪士尼三家流媒體用戶總數達到1.37億。
而根據《電視指南》雜志及公眾號“傳媒內參”梳理數據,網絡電影在今年得到了飛速發展:在1月至10月全國取得規劃備案號的網絡電影已經達到3722部,取得上線播出備案號的網絡電影已有634部。截至2020年12月初,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大平臺共上線新片近700部,在三大平臺上已誕生了71部分賬票房過千萬的影片。與此同時,除了奇樹有魚、淘夢、新片場等頭部網絡電影公司外,萬達、華策等傳統影視公司也加入了網絡電影的大軍,網絡影視作品與電視影視作品的界限變得越發模糊。
另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數據,網絡視聽用戶規模突破9億,短視頻用戶時長第一次超過即時通訊——這一系列數據,預示著院網關系格局被進一步扭轉。
未來
隨著2020年的結束,2021年春節檔也開始預熱,目前已經有8部電影定檔,類型風格各異,包括了奇幻、喜劇、歷史、懸疑等,競爭相當激烈。
盡管市場熱度喜人,但對于未來趨勢,許多從業者還是抱以審慎的態度。一位制片人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其打算將接下來主投和參投影片的總體量都限制在千萬左右,不再輕易跟進大項目。另外考慮到疫情反復的可能性,近兩年內,播出渠道也會優先考慮網絡,而非院線。即便參與大項目,也必須有頭部互聯網公司的支持,否則無法稀釋資金風險。
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開幕論壇上,阿里影業總裁李捷在采訪中表示,今年的疫情造成了兩方面影響。積極的一面是,資金上沒有實力、沒有內容制作力的公司會出局,泡沫會被擠出;消極的另一方面是,一些非常有活力和創造力的內容公司失去了持續拍電影的能力,估計今年電影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下降了大概三分之二”。
海外的疫情持續也影響到了影片的供給。在好萊塢,大量成片仍處在觀望狀態,并未定檔,亦有大量沒有完成后期剪輯工作的積壓半成片。再加上不少成片跳過院線,直接選擇在流媒體平臺首映。未來兩年,好萊塢進口大片供給情況并不樂觀。
不過,即便供應重新跟上,由于國內觀眾的觀影審美急劇變化,市場反應也未見得能恢復如初?!缎艞l》和《花木蘭》的票房表現,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此趨勢。
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內,國產和海外大片的供應恐將不夠。在有限的項目中,拍攝、制作、發行工作也會越來越向某幾家頭部公司集中。
2020年,12月20日,《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發布。藍皮書課題組表示,鑒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反復爆發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估計全球影院市場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需要多年時間。課題組預計,2020年至2025年全球影院票房將以復合年增長率30%左右逐步復蘇,五年后才有望恢復至2019年的市場規模。
按照項目制邏輯運行的電影行業,原本就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而在這場疫情中,這種不確定性陡然被放大了無數倍。不少上市影視公司都遭遇了業績和股價的雙重跳水。
好萊塢之所以能持續不斷生產大片、橫掃歐亞,在于成本數億美元的影視項目背后都有大型金融機構的身影,能有效提供資金,并稀釋風險。而在國內,影視項目資金來源主要還是依賴自籌,單個公司風險承擔過高。今年的變局,對于影視行業而言,也是一個重新審視自身的機會。如何同金融業更緊密結合,稀釋風險,成了每一個從業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記者 石若蕭)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