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企業相當一部分已經步入高質量發展進程

“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一樣,都是中國經濟復蘇的生力軍。”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兆前近日表示,中國成為疫情以來第一個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其中,民營經濟功不可沒。同時他認為,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民營企業相當一部分已經步入了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連日來,位于浙江寧波的方太廚具有限公司車間內,工業機器人揮臂作業,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這是我們目前最先進的激光電焊技術,實現了全自動,一條生產線只配備1名工人。”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廚電企業機遇與挑戰并存。“疫情催生的健康需求為我們與消費者之間創造了強有力的新鏈接。”方太集團洗碗機產品線總經理徐慧介紹,依托“空化技術”,方太研發制造的全新5系水槽洗碗機,可提供智能化清洗、烘干、除菌等新功能,讓洗碗機產品更具有實用性,在逆勢之下成為家電行業少數高增長的明星品類,深受市場青睞。

“作為制造企業,產品和技術創新,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我們的首要核心競爭力。”徐慧說。

錨定“高質量”,浙江制造集結號再度吹響。今年3月,浙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杭州市召開。這也是時隔17年,浙江再次專門舉辦高規格大會,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我們致力于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筑牢經濟高質量發展‘壓艙石’。”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苗文斌介紹,按照計劃,浙江將重點打造煉化一體化與新材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現代紡織3個萬億級產業鏈,智能裝備、智能家居兩個五千億級產業鏈,數字安防、集成電路、網絡通信、智能計算和生物醫藥5個千億級產業鏈,加快形成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浙江為何有底氣?一組數據可管中窺豹: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的制造業集群,浙江擁有70多個;產業數字化指數、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制造業政策環境,浙江均為全國第一;企業降本減負方面,浙江走在全國前列。

“方太堅持每年將不少于銷售收入的5%投入研發,擁有超4100件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數量超580件。”徐慧透露,方太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廚電實驗室,除在杭州、寧波等地設有研發中心,還在德國、日本等地設立研究院,擁有包含廚房電器領域專家在內的800余人的研發團隊,發力先進制造信心十足。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刻影響全球產業格局,制造業正走向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新階段。

“復工以來,智能工廠24小時不間斷,產能一周內就恢復到了85%。”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愛祥說,以數字化為基礎的“快速恢復力”讓兆豐在疫情期間保住了所有訂單。在浙江,許多像兆豐機電這樣的制造業企業,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實現生產流程再造、企業提質增效。

“在數字化驅動下,不少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脫穎而出,一些新型消費、升級消費異軍突起,成為企業和產業走向價值鏈、產業鏈中高端的重要砝碼。”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蘭建平研究發現,數字經濟已成為浙江制造業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對為制造業提檔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浙江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豐富包含產業、財政、金融、區域和公共服務等政策在內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政策工具箱,提升政策普惠性、功能性,為先進制造業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浙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跑出更快的加速度。

關鍵詞: 民營經濟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