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風書屋:醫院里的書屋,是一盞溫暖人心的燈

開在浙一醫院里的曉風書屋,近日擊中了許多人的心坎。據錢江晚報·小時新聞APP報道,書店里的兩本留言本,寫滿了讀者留言和書店管理員愛心滿滿的回復。這些讀者中,包括來這里看病的患者及其家屬,也包括醫院醫生、工作人員和實習醫生。

書店開業前,曉風書屋老板姜愛軍還有一絲顧慮,覺得來這里的病人和家屬哪有閑心坐下來看書。沒想到,書店開出來后受到了醫院工作人員和病人及其家屬的歡迎,甚至有人到書店里一邊輸液一邊讀書,不久這里成了醫院里的精神港灣。

現在來看,這家書店更像是一盞暖人心窩的夜燈,能夠給人以啟迪與激勵。不妨來看看留言本里都有哪些留言,患者和家屬的留言居多,有人寫了“弟,手術順利!”“媽媽你一定會好起來的。”“外公你要挺住!”“爸爸要加油”……這些留言道出了患者家屬的心聲。

當這么多留言放在一起,又有人跟著留言或回復,留言本就成了人們的一個精神家園。人們在這里記錄心情,也在這里尋找慰藉,彼此不認識,又彼此互相鼓勵。難怪有人在留言本寫下,“走進書店遇見留言本的瞬間,是我那幾天陰暗日子里最明媚的一刻。”“多虧了書店的留言本,翻著讀著,找到了很多感同身受,也找到希望,得到了片刻的治愈。”

這也許是引進書店的醫院以及曉風書屋的經營者未曾想過的美好結果,他們可能沒有意料到,開一間書店竟然能夠給人們帶來這么多的安慰和快樂。

近些年來,由于網絡和電子書等載體的沖擊,實體書店紛紛遭遇困境,各地有些開了多年的書店相繼倒閉。但從很多方面來講,實體店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實體書店一旦從單純賣書轉而向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公共空間轉型,就能夠吸引更多用戶。人們來書店,不一定是為了買書,哪怕就翻翻書,坐下來喝杯咖啡,也能給人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精神愉悅感。所以,許多綜合體、商場和大企業轉而積極引進書店,把書店打造成一個人文地標、休閑空間。實體書店不僅沒有消亡,反而越開越多、越開越大。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小善積而為大善。曉風書屋的實踐證明,一家書店既能讓人收獲知識、提升思想,也能給人帶來精神的撫慰、靈魂的洗滌。希望這樣的書店越來越多,這樣的城市公共交流形式越來越豐富。(魏英杰)

關鍵詞: 醫院里的書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