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通過搭建多元參與平臺,動員各方力量參與老舊小區改造

據浙江新聞客戶端報道,最近,杭州市潮鳴街道通過搭建多元參與平臺,動員各方力量參與老舊小區改造,促使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順利推行。這種工作方式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稱贊。

今年初,作為杭州市13個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改造提升試點項目,潮鳴街道小天竺、知足弄社區共25幢房屋、1457戶居民,開始迎來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

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所要面臨的問題和矛盾多,解決難度大,造成當下許多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舉步維艱。尤其是在涉及自身利益時,一部分居民不支持不配合,比如,有些居民不配合拆違,有些居民不允許垃圾箱、下水道檢查井安置在離自家近的地方。

如何協調好各方面,最大程度滿足各方利益訴求,成了一個比較頭疼的事情。若未能很好解決矛盾,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工程進展。這一現象,事實上也存在于許多基層社會治理中,比如一些小區的停車問題、一些小區的電梯加裝工程。

潮鳴的做法值得借鑒。它的具體做法是,前期做好調研,通過開展入戶調查、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充分收集民意;改造過程中,每戶居民都派一個代表全程參與,遇到問題就開會商議,甚至小到一個花架的樣式和材質,也要聽取大家的意見。后期,再組織相關居民,開一場“挑刺會”,讓大家提意見,并在后續工作中規避。

這個做法看起來復雜,其實簡單,關鍵就是不管大事還是小事,大家都是商量著辦,要大家通過后才進行。

這種街道搭臺居民唱戲的做法,顯然很好地解決了以前只有街道唱獨角戲、居民“冷眼旁觀”的問題。居民有了話語權、決策權,自然就會對改造工程更上心,發揮出主觀能動性。

把問題和矛盾都放到臺面上,大家一起商量討論,充分表達意見和訴求,從而形成大多數人能接受的意見,那么很多矛盾和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此后,即便出現了新問題新矛盾,也能在這個框架內解決,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的協商機制。

這樣做,看起來在效率上有所損失,但長遠看,卻能在最大限度內規避風險,保證工程順利推進。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難辦的是平衡好各方面利益。如果不能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往往容易產生問題積壓,難以凝聚共識,更會影響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從這點來說,潮鳴街道“大家事大家商量辦”的做法,值得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去推廣。

把問題和矛盾都放到臺面上,大家一起商量討論,充分表達意見和訴求,從而形成大多數人能接受的意見,那么很多矛盾和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張炳劍)

關鍵詞: 老舊小區改造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