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冠昌潤滑油有限公司非法傾倒廢液6人獲刑

報載,曾引發較大關注的廣州市冠昌潤滑油有限公司非法偷排廢液事件有了處理結果。涉事6名被告被以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其中罪刑最重者獲刑3年半。冠昌公司被判賠1500萬元。同時,經過近一年的調查,黃埔區還對29名干部進行了問責,其中包括該區連續三任環保局局長。

這是一起極為惡劣的偷排污事件。去年3月8日,廣州獵德等兩家污水處理廠相繼發現進水異常,污水中刺激氣味非常強烈,以致工人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工作。后經警方查明,事件是由于廣州冠昌公司將沖洗油類儲存罐的廢液交給不具備廢液處置資質的人員處理,這些人則將100噸未經處理的化學廢液分三車直接偷排到下水管道。為處置這些污染物,相關方面耗資1500多萬元。

這或是廣州市近年對環境污染追責最嚴厲的一起事件。僅僅因為三車偷排至下水管道的化學廢液,就將6名直接當事人追究刑責,還讓職能部門的29名干部受到問責,處罰之重、追責面之廣均為廣州地區所罕見。

環境保護早已被列為我國的基本國策,近年各地治理環境污染始終保持著高壓態勢。2015年國家更出臺了號稱“史上最嚴”的環境保護法,造成重大環境污染者直接追究刑責。在此形勢下,仍然有人鋌而走險。廣州冠昌公司作為潤滑油的生產廠家,不可能不知道其化學廢液必須經具備專業資質的企業和人員處理,卻無視法律和行規,隨意交由無資質人員處置,結果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涉案當事人被判刑,企業還要支付1500萬元的賠償,可謂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以往,有些人對污染環境罪沒有真切的認識,總以為污染環境只是過錯而已,罰些款就完事了。而這起污染事件有6名當事人被判處污染環境罪,無疑是對其他人的有力警示。不僅如此,同一起污染事件追責了29名干部,亦是鐵腕治污的強力宣示,對玩忽職守、懶政卸責者的處罰不留情面,絕不搞“下不為例”。

在環保督察持續升級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的環保工作卻漸顯疲態,有的流于形式,說一套做一套,這也滋生了一些人的僥幸心理,以為只要做得隱蔽些就不會被發現;有的與監查人員內外勾結,鉆監管的漏洞,變著花樣偷排污染等。凡此種種,都對環境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用好法律武器,強化監管不松懈,同時,亦要加強環保隊伍自身建設,對不擔當、不作為者敢于問責,敢于碰硬,從而堵塞監管漏洞,防微杜漸。(作者:閱 盡)

關鍵詞: 非法傾倒廢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