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為”量子波動速讀” 交了一筆“智商稅“

還在羨慕“一目十行”?有這么個地方,“一目百行”不是夢。最近,某教育培訓機構(gòu)內(nèi),一群學生以洗牌般的速度快速翻動書本,宣稱三五分鐘便能閱讀幾十萬字。而支撐這套課程的據(jù)說還有一套理論——量子波動速讀。

一波操作聽著神乎其神,迅速引發(fā)巨大爭議。量子本是專業(yè)物理概念,又是怎么“接地氣”地跟“速讀”掛上了鉤?按照該機構(gòu)的說法,“利用HSP高感知力,文字便以影像形式進入大腦”,閉著眼睛戴著眼罩就可以與書本發(fā)生感應。什么是“HSP”很多人恐怕不懂,但翻書大家肯定都干過??斓綗o法辨認書中是圖片還是文字,都沒看清字大字小,卻能馬上復述個中內(nèi)容,如此玄幻的特異功能,早已超越人們的正常認知。

腦洞開得很大,背后套路卻并不新鮮。這些年,市面上屢屢出現(xiàn)類似營銷模式,諸如“蒙面識字”“全腦開發(fā)”等培訓盛行一時,松果體、波粒二象性等術語輪番登場。但凡有最新研究成果問世,必有一批“嗅覺靈敏者”緊跟商機。在他們口中,高深的科學理念幾乎“無所不能”,只要市場有需要就能販賣應用。以“量子應用”來說,對家長群體,有人開發(fā)“波動速讀”,對養(yǎng)生群體,又不乏“量子鞋墊”“量子掛墜”。雖然一個賽一個玄乎,但炮制手法卻如出一轍:拋出一個唬人噱頭,掛靠一個科學理論,強行嫁接兩者關系,推出一套高價產(chǎn)品。

通天的套路,根子還是為了斂財。盡管開發(fā)者自己都鬧不清楚“糾纏理論”,但蹭上“波動”,培訓課程立馬升級,收費可達數(shù)萬元;加上“量子”,一雙鞋墊動輒賣到上千元。遏制偽科學之風,首當其沖是管住“騙子商人”。不論是在源頭提高機構(gòu)開設門檻,還是嚴格審批新概念產(chǎn)品的上市,抑或是加強后續(xù)流程管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該把好關卡的一定不能放松,該嚴查的必須雷厲風行執(zhí)行。只有這樣,才可能讓商業(yè)的歸商業(yè),科學的歸科學。

而更基礎也更直接的,是提高全社會的科學素養(yǎng)??茖W研究總有其超前性,對于大眾而言,清晰準確的認知確實存在一定門檻,辨別偽話術也有一定難度。但俗話說得好,“事出反常,其中必有詐”,面對蹊蹺之事,還是應該多長點心、多一些思考。譬如,即便不知曉當下量子力學的應用范疇,至少應對“目不閱字卻能讀書”等營銷保持一分理性。否則,無視客觀規(guī)律和科學常識,盲目追逐所謂的玄幻理論,極易跌入騙子的圈套。孩子智商沒提高多少,父母反倒交了一筆“智商稅”,得不償失貽笑大方。(湯華臻)

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wǎng)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