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懸賞找老賴” 最高獎賞金額達886萬元

近日,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法院運用微信小程序在微信朋友圈投放懸賞令,對被執行人拒不履行行為予以失信曝光的同時,引導有關財產線索知情人進行有償舉報,最高獎賞金額達886萬元。(9月17日澎湃新聞)

據悉,這是浙江法院首次發布微信執行懸賞令。毋庸諱言,執行難一直是我國司法工作的痛點。法院在辦理執行案件過程中,一些被執行人既不申報財產,也不主動履行債務,甚至通過轉移、隱匿財產等形式規避執行,致使生效的法律文書成為一紙空文,強制執行障礙重重,公民雖然贏了官司卻得不到公正賠償,群眾的合法權益無法實現,法律的威嚴和法院的公信力受到極大沖擊。

有鑒于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財產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規定了執行懸賞制度,但由于多種原因,懸賞制度在案件執行中,實際運用效果并不理想,往往無法吸引社會力量主動參與。

微信懸賞找老賴則有利于破解這一難題。其一,朋友圈作為線上熟人社交廣場,通過模仿好友動態定制懸賞廣告,能夠達到良好的曝光效果并依托社交關系鏈傳播,迫使失信被執行人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義務,同時為征集有效線索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其二,江干法院近期發布的執行懸賞令,懸賞獎金為執行標的的5%。其中一案懸賞獎金達886.76萬元。高額懸賞往往更能吸引民眾的注意力,可以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查找被執行人及其財產線索,借助廣大群眾的力量,提高對被執行人及其可供執行財產的發現幾率,加大法律對“老賴”的震懾力度,促使被執行人懾于壓力主動履行生效裁判,切實發揮快速查人找物破解執行難的真正效用。

微信懸賞找老賴拓寬了執行渠道,大大提升了執行懸賞這項財產發現機制的效果,織密圍堵被執行人的網絡空間,有效促進案件實際執結,提高執行質效,激勵民眾拿起法律武器合法維權,有助于培養公民的法律信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當然,“微信懸賞找老賴”能否持久、能否吸引足夠的吸引力,還有待觀察;懸賞公告發布方式、舉報人信息保密等內容都需要予以細化規定……充分發揮懸賞執行的制度價值和功能,有效破解“執行難”問題,提高執行效率,“微信懸賞找老賴”措施還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提高。(斯涵涵)

關鍵詞: 微信懸賞找老賴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