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怪”謠言背后的啟示

日前,網傳一段視頻稱,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壩區(qū)疑似出現(xiàn)巨型神秘生物“三峽水怪”,引發(fā)人們關注和猜測。有網友認為這一“水怪”可能是巨型水蛇、鰻魚或中華鱘,但也有專家分析稱,可能是塑料袋或水管。

“三峽水怪”視頻一出現(xiàn),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據(jù)報道,日前安徽省池州市長江汽車輪渡管理所一名負責人表示,所謂的水中巨型神秘生物其實就是一個大型的黑色塑料網袋,被碼頭下的大石塊掛住了,被水流沖得像一個動物在游動一樣。網傳視頻最初是其單位的一名同事在上班時看到覺得挺好玩,就拍下來并發(fā)到微信朋友圈。

此視頻之所以引爆網絡,更多的在于被不明真相的網友放大、炒作,搞得沸沸揚揚。然而,“三峽水怪”經不起事實的推敲,而且“破案”也相當神速,此事值得反思。

其一,網絡的開放,更要求人們遵守規(guī)矩。試想,視頻的拍攝者在上傳網絡的同時,能夠對這一視頻加以說明,恐怕也不至于引起誤解;如果網民多些理智與核實,少些以訛傳訛,恐怕“三峽水怪”這樣的字眼也就不會出現(xiàn)。

其二,面對網絡輿情,亟待相關部門及始作俑者及時站出來。尤其是相關部門應第一時間站出來發(fā)聲,及時通報相關信息,通過合法合理有效的手段核實視頻的真?zhèn)巍6鴱囊曨l拍攝者、傳播者角度來講,應該認識到,即便是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也兼具社會屬性,要對傳播的內容負責。一旦形成造謠之實,同樣難逃法律制裁。

其三,網民當自覺提升互聯(lián)網媒介素養(yǎng)。以該視頻為例,杜撰“水怪”“神秘生物”等相關信息,有可能成為謠言,造成人們的恐慌,甚至浪費社會資源。可見,自身不經意的舉動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三峽水怪”雖已“破案”,但其所造成的影響卻不容小覷。這也說明,互聯(lián)網時代,每個人都應增強法律意識。網民發(fā)聲,不能不顧及后果。對于旁觀者來講,對一些不確定的信息應多些甄別,少些以訛傳訛。惟其如此,網絡謠言才不會有生存空間。(楊玉龍)

關鍵詞: 三峽水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