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作業就“遺棄”?父母的焦慮背后反映了什么

據錢江晚報昨日報道,浙江蒼南動車站日前出現一幕讓人哭笑不得的場景:一位工作人員帶著一個10歲小女孩找到民警,稱母親將小女孩遺棄,自己走了。

民警根據小女孩提供的電話號碼聯系上她媽媽后,才知道,原來是小女孩不做作業,總是拖拉、不聽話,媽媽一生氣就嚇唬要把她丟在動車站自己回家,其實并沒有離開。

這個親媽玩笑開得有點大。平時父母難免會嚇唬嚇唬小孩,有時候這招也管用,但動車站是公共場所,人員流動性大,治安情況復雜,在這種場所故意離開小孩的做法并不可取。當然,如果工作人員沒發現問題,過一會兒媽媽自己回來了可能沒事。但萬一媽媽一不留神沒看牢,小女孩又不知道媽媽是在嚇唬自己,兩人走散了,或者發生突發狀況呢?所以說,這個親媽心可真夠大的,一點也不考慮后果。

不過,這個媽媽當時估計也是一時激動,沖昏了頭腦。這種情形倒是不少見。陪娃做作業,在當下可能是最苦最累的活了。工作上的事沒難倒這些當爸媽的,一到輔導作業一個個愁眉苦臉、捶胸頓足。經常看到朋友圈有人自曝“家丑”:當媽的平時朋友圈曬照片都是子孝母慈、歲月靜好,一到指導功課個個都成了母夜叉;當爸的平時笑呵呵,一派和諧,到了這時候也是金剛怒目,拍桌子瞪眼睛的;小區白天里靜悄悄的,晚飯后不乏撕肝裂肺的叫罵聲,此起彼伏。

不是有個段子,媽媽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不時要默念“親生的親生的”,就怕一時沖動。可現在不管是親生還是充話費送的,似乎都不管用了。這背后折射了家長對孩子學業的焦慮心態。從這事情發生的背景看,這對母女應該是要回去趕著開學,而小女孩暑假作業沒做完,這才發生親媽假裝遺棄女兒的滑稽場面。當然,不好直接揣測小女孩暑假作業多到做不完,但可以知道的是,當下許多中小學的作業負擔沉重,加上暑期各種課外培訓,實在不輕松。

“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過暑假。”這句話說的是,很多家長會趕著暑假給牛娃報各種培訓班,提前進行學習。其實現在在大中城市里,無論學霸學渣,暑假報班已是常態化,有條件的家庭還會送孩子去國外游學,報國外的暑期課程。前段時間,不是有家長在感慨,“8萬塊錢支撐不起一個暑假”,這背后反映的也是家長的一種焦灼感。平時陪娃做作業,暑假陪娃上課外班、海外游學,再從容的家長也會變得不淡定。

那么就不得不問一句:究竟是誰把親媽活活變成了虎媽?當然不是孩子,孩子是無辜的,也不能說是當爸爸媽媽的活生生把自己逼成這樣的,雖然有時候這多少有點自討苦吃的意味。但在這里,我也不想單方面把問題歸結于應試教育。問題是多方面的,只是尤其值得重視的是,這普遍的焦慮背后究竟反映了什么?顯然,除了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家長自身原因等,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親媽動車站“遺棄”女兒,這是一個冷笑話,也是一個黑色幽默。笑完后,讓人一聲嘆息。(魏英杰)

關鍵詞: 父母的焦慮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