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擬定《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促進家政業發展

報載,廣州為解決當前家政服務業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正擬定《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目前已完成首次征求部門意見并將修改完善。同時,廣州將力推家政持證上門服務,計劃未來3至5年內每年推進2萬至3萬名人員持證上門服務。并將從業人員納入廣州市特殊技能、特殊服務行業一線從業人員范疇。

在各行各業普遍感受到“供給過剩”壓力的當下,家政業可謂少有的供不應求的行業。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加劇,以及二孩政策的實施,家庭對照護嬰兒與老人的需求不斷增長,但家政服務機構的“小弱散”與旺盛的市場需求并不匹配。家政從業者技能水平普遍不高,且流動性強,說不干就撂挑子走人。許多家庭為請個好保姆好護工費盡周折,苦不堪言。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社會偏見,家政業在我國的社會地位一直較低,職業教育薄弱,難以吸引有較高文化素養的人員入職;二則因職業特性,從業者沒有歸屬感,亦無社保醫保等基本保障,令從業者覺得沒前途,干一天算一天,難以提高職業技能;再則是監管缺位或滯后,行業長期混亂無序。

總之,家政業所處困局是多種因素造成的,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綜合施策,打出組合拳。家政業在我國既是朝陽行業,更是一個具有萬億元規模的大產業。但就眼前而言,家政業要想成為社會化和規范化運作的產業,仍面臨諸多困難。近年來,不少企業也試圖以互聯網思維重塑家政業,但巨資投入燒光錢后才發現,事情并不那么簡單,大多只好草草收場。

顯然,家政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不能完全按傳統產業去管理,亦不可脫離現實玩概念?,F代家政業在我國仍處于起步階段,更需要的是腳踏實地打好產業發展基礎。尤其需要政府與社會和企業共同發力。當下應首先加快家政業的企業化規范經營,只有將分散的一個個“保姆”變成企業員工,才能從根本上破解其歸屬感危機,并提高專業化規范化服務水平。

家政服務由于其盈利能力低,在公司化運營中無疑需要政府的扶持。除了稅收減免外,財政扶持亦不可缺,可考慮對家政企業予以醫保、社保金的補助。像廣州這樣上千萬人口的大都市,需要一大批家政企業,但目前幾乎沒有像樣的家政企業,這與廣州的地位顯然不符。為此,建議從市到區扶持起一批規范化的龍頭企業,起到行業引領示范作用。這也符合國辦不久前出臺的《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精神。

據悉,廣州目前家政從業者約35萬人,缺口達80萬至100萬,市場潛力巨大。對一千多萬城市居民來說,家政服務業亦是不可或缺的民生工程。對其不但要有實質的政策扶持,更要有大膽改革創新的精神,去謀劃產業發展大局。(作者:閱盡)

關鍵詞: 家政業發展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