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直播無法陪父母:社交模式終將被網絡改變

“網絡主播”正成為眼下不少自由職業者的熱門選擇之一。“高收入”和“時間自由”是網絡主播入行的兩大驅動力,但是許多人往往將直播與“不正經”聯系在一起。近日,市民佟女士就遇到這樣一件煩心事:今年寒假女兒迷上了直播,整天把自己關在屋里唱歌、說笑……(《生活報》2月27日)

當下,恐怕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即以手機、直播為代表的網絡工具的普及,正在深刻改變和重塑我們的人際關系、社交模式,并且這種影響很可能是不可逆的。新聞中援引的專家觀點,實際上也表達了這層意思:這種現象不是一個原則問題,而是一個時代和一個時代的銜接問題。也就是說,不管是你愿不愿意,所有人都要被不同程度的裹挾到這種時代性的變化之中,并被“潮流”所改變。

佟女士與女兒之間的相處“煩惱”,實際上是這種關系轉變過程中,不同人群之間所產生出的“不適應”狀況的一道縮影。事實上,由于代際關系中,雙方本來就存在年齡上的“代溝”,加之對于新的溝通方式和網絡接受度往往相差更大,也就難免放大這種沖突。但解決之道,不是一方完全說服另一方,而只能是互相理解、磨合。因此,專家所給出的意見也是孩子與家長相互讓步,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一方面,孩子要尊重家庭傳統,另一方面,父母也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自我空間。

當然,不少父母在這種“新型”人際關系與相處模式中所感受到的較為強烈的“不適應”,是應該被理解的。要知道,年輕人無論是對網絡社交的接受程度,還是獨立意識,都較父輩們要強得多。就此而言,年輕人反倒有必要對父母多一點“遷就”,這包括有意識的放下手機,主動陪伴父母,也包括幫助他們更好的融入網絡社交。

可以肯定的是,網絡對社會的深度嵌入,其所展示的影響力,不僅將重構人際關系、社交模式,很可能還包含著人類情感表達的異化,促使人對自我與他者關系的重新界定等一系列“微妙”的化學反應。這個變化是否如樂觀者所想象的完全是好事,又抑或是如悲觀者所擔憂的那般“危險”,或許只能交給時間。這或同樣是網絡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一部分。

關鍵詞: 社交 女兒 父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