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供暖可實現雙贏

與其實行集中供暖,不如給市民發放“取暖補貼”,讓市民自行選擇比較環保的取暖方式

根據目前的天氣預測,11月4日至15日,北京平原地區平均氣溫為6至7℃,比常年同期略偏高,且無明顯強冷空氣活動。按照全市供熱工作部署,各供熱單位于11月7日啟動點火試運行。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介紹,目前北京市清潔能源供熱占比已達97%以上,基本實現居民供熱鍋爐無煤化(11月8日中國新聞網)。

又到了供暖季節,有關供暖與環保的話題再次成為熱議焦點。此前有檢測結果表明,燒煤供暖的中國北方地區,空氣污染水平高于南方,北方5億居民因嚴重的空氣污染,平均每人失去5年半壽命。某種意義上,環保似乎比供暖更重要。如此語境下,北京市清潔能源供熱占比已達97%以上,基本實現居民供熱鍋爐無煤化,實現了民生與環保雙贏,具有示范意義。

不可否認,每到供暖季,北方霧霾指數迅猛飆升。為降低燃煤污染,北方要求使用優質煤,北京更是全面進行了煤改氣工程。在今冬供暖季前,總投資近500億元人民幣的北京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實現全面投運后,新增清潔發電能力724萬千瓦,替代燃煤裝機287.5萬千瓦,相應每年減少燃煤920萬噸。根據測算,相比現有燃煤機組污染物排放,使用清潔能源發電,每年可凈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000噸、凈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9000噸、凈減少粉塵排放3000噸,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可見,使用優質煤僅是次優選擇,實現居民供熱鍋爐無煤化才是最佳選擇。顯然,在這方面,北京走在了北方其他供暖地區的前列,發揮出了表率作用。我們不能在指責工業排放、汽車尾氣給城市帶來灰暗霧霾天氣的時候,卻忽視了因不正確的供暖方式,對PM2.5所作出的不良“貢獻”。作為普通市民,應該看到“取暖、吸煙、烹飪推高PM2.5”背后的理性與科學,采取切實的行動來予以改進與完善。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為我們的生存環境做出積極貢獻。

可見,實行集中供暖,不能缺少對環保的考量。市民取暖固然重要,但呼吸新鮮空氣顯然更重要。首先,一些北方城市,應借鑒北京做法,摒棄燒煤供暖方式;其次,應盡量壓縮集中供暖時間,減少供暖給空氣造成的污染;再者,與其實行集中供暖,不如給市民發放“取暖補貼”,讓市民自行選擇比較環保的取暖方式。若想成為清新空氣的享受者,首先不能做PM2.5的貢獻者,要選擇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跟帖

堅持全民共治

優美的環境能夠給人帶來舒適感,而污染則令人苦不堪言。美好的環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需要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就此而言,每個人既要做環境保護的受益者,也要做綠色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

關鍵詞: 清潔能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