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鞠躬致謝“車讓人”的利與弊

小男孩過斑馬線后突然停下來,向等待的車輛鞠躬行禮——這位在宣城人朋友圈里“刷屏”的禮貌小男孩是安徽宣城市第二小學五年級學生施宇。他告訴記者,爸爸教育他要懂得感恩,于是過馬路時遇到停車等待他的車輛,他都會鞠躬行禮。

今年,不少城市推行文明交通“車讓人”行動。而上述小男孩鞠躬致謝“車讓人”司機,對于推行“車讓人”具有積極意義,因為小男孩舉動或許能感動部分司機,可促使司機養成良好駕駛習慣。尤其是媒體報道此事后,既有可能激勵其他小朋友效仿,也可能感動更多司機。

據悉,有司機看到這一幕后深受感動,認為鞠躬讓他覺得這些等待很有意義。可見,該男孩父親對孩子的感恩教育已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過,筆者以為,這種感恩之舉也存在一定弊端。

從交通安全角度來說,小男孩在車前完成鞠躬動作需要一定時間,這會影響小男孩通過路口的速度,如果某些司機不注意,有可能啟動機動車傷及小男孩。而且,小男孩的舉動還有可能分散某些司機注意力,或者引發其他行人圍觀,也會影響交通安全。

再從法律角度來說,“車讓人”是司機們的一定法定義務,并不是做好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這也就是說,不管行人是否鞠躬致謝,司機都應該依據法律規定“車讓人”,否則就會違法。如果行人對司機“車讓人”鞠躬致謝,可能會讓一部分司機感覺自己是在做好事,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的一種法定義務,那么,某些司機可能會因為不愿“做好事”而違章。

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確很有必要,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感恩的時候應該懂得去感恩,不該感恩的時候也不要亂感恩,即在合適的環境以正確的方式去感恩。坦率地說,該小男孩鞠躬致謝“車讓人”雖有積極意義,但弊比利似乎更大,你說呢?

關鍵詞: 行人 車讓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