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頭目巴格達迪死亡 分析認為恐襲將回歸傳統方式
 在“被擊斃”數次后,巴格達迪終于死了。

  據新華社11日報道,伊拉克蘇馬里亞電視臺網站報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發布聲明承認其頭目巴格達迪已經死亡。

  幾天前,伊拉克政府軍對IS“首都”摩蘇爾展開圍攻,終于解放了這個巴格達迪唯一公開露面過的城市。

  隨著巴格達迪的死亡和IS在敘伊戰場的節節敗退,諸多問題被提出來:IS會不會就此消亡?世界恐怖主義威脅會減輕嗎?IS勢衰后,會不會產生新的、更極端的恐怖組織?

點擊進入下一頁

  7月10日,伊拉克總理正式宣布,“IS”在摩蘇爾的統治被徹底推翻,摩蘇爾全面解放。圖/新華社發

  全球頭號恐怖分子

  在“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被美軍擊斃后,IS頭目巴格達迪成了全球頭號恐怖分子。為抓捕巴格達迪,美國開出2500萬美元的懸賞金額,還成立一支專門隊伍搜尋他的下落。

  在IS聲明承認巴格達迪死亡之前,這位神秘的IS頭目曾被傳出死訊多次。

  2014年11月,巴格達迪在伊拉克摩蘇爾宣布“建國”三個多月后,中東媒體首次爆出他被擊斃的消息。不過,這則消息很快被證明是烏龍。

  此后兩年,伊朗、伊拉克、美國等國媒體都先后報道過巴格達迪或重傷、或死亡的消息,但都未得到證實。

  今年6月,有關巴格達迪被擊斃的消息再度密集出現在各國媒體。

  先是敘利亞電視臺報道說,巴格達迪在敘反對派軍隊的炮擊下死亡。接著俄羅斯媒體援引俄軍方消息稱,俄軍5月底在敘利亞展開的一次空襲中可能擊斃了巴格達迪。俄羅斯通訊社聲明,俄空軍襲擊了IS在敘利亞拉卡的一場會議,當時包括巴格達迪在內的眾多IS高層正在開會。

  此外,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稱“(巴格達迪之死是)對IS的重大勝利”,但美國軍方高層仍表示,目前還無法證實巴格達迪是否真的已經死亡。

  要知道,美軍在2011年擊斃本·拉登后,曾將其遺體帶回位于阿富汗的基地進行身份識別,通過DNA測驗、面部識別技術以及親人的指認,才最終確認本·拉登死亡。

  如果巴格達迪真被俄軍轟炸身亡,很可能尸骨無存。這意味著,可能永遠無法從生物學方面確認其死亡。

  IS在敘伊敗局已定

  無論巴格達迪是否“死透”,IS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戰場的潰敗都已成定局。

  在IS宣布承認巴格達迪死亡之前,伊拉克政府軍剛剛收復2014年全面落入IS之手的摩蘇爾。摩蘇爾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格達迪正是在此宣布成立“伊斯蘭國”,并自封“哈里發”,“定都”敘利亞拉卡。這也是迄今他唯一一次公開露面。

  2014年是IS全盛之年。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地帶攻城略地,控制了伊拉克西北部和敘利亞東北部的大片地區,武裝人員一度多達5萬人。

  此后,伊拉克和敘利亞政府軍重整旗鼓,發起對IS的反攻。敘利亞反對派軍隊,生活在敘利亞、伊拉克和土耳其交界處的庫爾德人也加入到打擊IS的行列。去年,俄羅斯更是直接派遣空軍前往敘利亞,對IS控制的區域展開轟炸。

  在各方圍攻下,IS的實際控制范圍一步步被壓縮。

  IS在伊拉克最重要的城市摩蘇爾被伊拉克政府軍收復后,IS的“首都”拉卡也已經陷入重圍,解放是遲早的事。

  不過,IS仍控制著敘伊邊界的大片區域,要完全剿滅,至少還需數年時間。

  或將出現“IS2.0”

  但正如“基地”組織勢衰后,IS崛起一樣,IS分崩離析后,會否出現新的恐怖組織?

  CNN報道認為,盡管IS勢力受到沉重打擊,但也意味著中東地區的其他矛盾,如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分歧將愈演愈烈。中東、北非國家的持續政治動蕩將為新的恐怖組織出現提供溫床。

  另一方面,IS在恐怖組織,尤其是伊斯蘭極端組織中的精神影響力依舊存在。在IS崛起后,像“博科圣地”之類的極端組織紛紛宣布“效忠”IS。

  IS還通過互聯網宣傳,吸引了大量各國年輕人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圣戰”。據總部設在紐約的安全咨詢公司蘇凡集團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14年起,前往中東參加“圣戰”的各國武裝分子多達數萬人。

  IS潰敗后,這些人可能已經回到所在國家,并在當地策劃獨狼式恐怖襲擊。而堅持“圣戰”者可能轉移至其他IS控制區域,他們依舊能對地區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BBC的報道認為,未來,恐怖襲擊者可能不再受IS的直接指揮,更多是受其意識形態驅使進行恐怖活動,這可能是IS2.0組成和發展的新形式。恐怖襲擊的方式也會回歸傳統的快速、突然的襲擊。

  一個血的事實是,今年以來已經發生了至少8起IS宣稱負責的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英國、法國、埃及等國家數百人死傷。

  東南亞成“IS新疆土”

  更為迫切的現實是,東南亞可能已成IS新重心。

  新加坡《海峽時報》曾報道,隨著IS逐步丟掉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陣地,他們“早就將目光轉向亞洲地區,有很大的可能性,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極端分子會回流,在他們的國家展開積極的活動”。

  事情已經在發生。今年5月下旬,親IS的反政府武裝阿布沙耶夫和穆特組織在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與政府軍發生沖突后,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數十萬平民流離失所。

  去年,臭名昭著的阿布沙耶夫一個派系頭目哈皮隆在網上發布一段視頻,宣布“效忠”IS及其領導人巴格達迪。哈皮隆一直試圖拉攏東南亞地區另外幾個規模小一點的伊斯蘭激進組織,包括這次參與沖突的穆特組織。

  而據菲律賓當局介紹,在棉蘭老島的戰斗中,出現了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甚至是沙特和也門極端分子的身影。

  實際上,IS盯上菲律賓已經好幾年了。早在2014年6月,IS發布在網上的一段宣傳視頻中,號召支持者和同情者到敘利亞參戰,“如果到不了敘利亞,那么就到菲律賓去。”

  今年6月,印尼國防部長里亞庫杜說,據印尼掌握的情報,活躍在菲律賓的IS成員大約有1200人。

  CNN最近一篇報道的大標題,就直接稱菲律賓為“IS的新疆土”。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許仁昌 實習生 周沙雷

 
關鍵詞: 達迪 巴格 頭目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