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 理論中的 共同體思想
 我們剛剛迎來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世人有目共睹。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指出:“‘一國兩制’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創舉,是中國為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的一個新思路新方案,是中華民族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的新貢獻,凝結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國智慧。”“一國兩制”理論是在根據我國現實國情、總結我們黨關于祖國統一的思想和實踐經驗、集全黨全國人民智慧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來的用和平方式解決祖國統一的一種成功嘗試。共同體就是人們在共同條件下結成的集體,其本質就是利益共同體。從提出的時代背景、體現的主要精神、實踐的重要影響等方面來看,“一國兩制”理論具有豐富的共同體思想。

  “一國兩制”理論提出的時代背景蘊涵共同體思想。用和平方式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完全統一,是我們黨站在劃時代的高度,科學把握時代的主題,從維護中華民族的統一和發展的實際出發所作出的重大科學抉擇。和平是共同體的具體體現和根本要求,沒有和平的環境就不可能構建共同體社會,“一國兩制”理論提出的時代背景蘊涵共同體思想。第一,提出的國際時代背景蘊涵共同體思想。世界要和平、社會要繁榮、人類要和諧已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人類社會的共同利益。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用對話代替對抗,以談判取代戰爭,已成為解決國內、國際間各種矛盾的主流意識形態,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致力于和平競爭共同相處、維護共同利益、構建共同發展。第二,提出的國內時代背景蘊涵共同體思想。從新中國成立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們黨針對當時國內外的具體環境,探索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可能性。為此,我們黨也多次提出和平解放臺灣的具體方針政策,對臺工作取得了進展。第三,我們黨依據時代的發展和情況的變化提出以“和平統一”取代“和平解放”蘊涵共同體思想。變“和平解放”為“和平統一”,反映的是一種平等、合作、協商、和平的共同體精神,建議舉行兩黨平等會談,這讓“一國兩制”科學理論的內容更加完備、明確和系統化,使以共同體為核心的“一國兩制”方針大體框架基本形成。

  “一國兩制”理論體現的主要精神蘊涵共同體思想。“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體現的主要精神蘊涵共同體思想。第一,“一國兩制”理論充分體現了民主精神蘊涵共同體思想。民主是共同體的內在要求,沒有民主就不可能團結一心,也就不能形成共同體。全體人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自由權、社會經濟權利、文化教育權利,共同參加政府管理工作,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民主權利,共同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平等地共商國是,這必將有利于促進兩岸共同體的構建。第二,“一國兩制”理論具有政治寬容精神蘊涵共同體思想。政治寬容是“一國兩制”的重要思想,它是共同體思想的條件和表現。政治寬容既不是具有仁慈性的原諒或者饒恕,又不是被視為權宜之計的妥協或者讓步,也不是沒有原則性的遷就或者姑息,而是在政治生活中以理解的心態和友善的方式對待他人的不同信仰、觀念、利益追求或者行為的道德態度。“一國兩制”理論包含著政治寬容,不是一種政治權變,而是長期共存、共同發展,它充分體現了寬容的原則和精神。第三,“一國兩制”理論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精神蘊涵共同體思想。“一國兩制”理論貫徹“港人治港”“澳人治澳”“臺人治臺”的高度自治的精神。

  “一國兩制”理論實踐的重要影響彰顯共同體思想。“一國兩制”理論為解決國際爭端和世界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徑和新的范例,對建設兩岸共同體作出了重要貢獻。第一,體現了友好解決問題的意識彰顯共同體思想。“一國兩制”理論偉大實踐,要求求大同存小異、采取和平協商的辦法、談判條件要合情合理,要尋找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事實上“一國兩制”理論提出,不僅有利于海峽兩岸共同體建設,而且有利于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二,能使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和平共存彰顯共同體思想。“一國兩制”理論的偉大實踐,形成了國家主體的社會主義與特別行政區局部的資本主義并存,使這兩種制度在服從于共同目的即國家統一和富強的大前提下,共存共榮,既達到國家的統一,又有利于不同地區的發展,更有利于構建共同體社會。第三,為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樹立了良好的范例彰顯共同體思想。香港問題和澳門問題是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的,它們的和平解決為世界各國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構建共同體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作者系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本文系2016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項目“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關鍵詞: 共同體 理論 思想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