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汽車文明 為平安有序加分
近日,保監會決定下調商業車險費率浮動系數下限,駕駛習慣良好的“好車主”將享受更低的商業車險折扣率。在一些地區,連續三年不出險的車主保費可能下浮20%左右。

  這一新聞對廣大守法車主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在新政下,車險費率的“獎優罰劣”作用可以得到更好發揮,讓好司機直接得到好處,從整體看對提升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大有裨益。

  中國已“跑步進入”了汽車社會。從數據上看,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7年3月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億輛,汽車駕駛人3.2億人,全國有49個城市超過百萬輛。從公眾感受和社會輿論中,關于車的話題已不再是少數人的關注點,交通擁堵、停車難、行車安全等話題已成為人人關心的社會性話題。但在汽車每年超千萬輛的快速增長下,與我國汽車社會所匹配的“汽車文明”,卻遲遲沒有樹立起來。汽車文明,就是指當汽車已在一個社會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時,社會關于這一事物形成的綜合價值體系,其中文明行車更是必須成為車主一種無需提醒的習慣和自覺。

  不得不承認,當下我國的道路上還有太多不文明行為。不久前,只因為對方超了自己車,成都一名車主在高速公路上瘋狂別車6次,視頻看得人心有余悸;某地區高速上發生連環撞車,一大誘因是大部分車輛在大霧天行車竟都不開霧燈,事后救護車進入現場時又被半道堵在應急車道上……恐怕,每個車主都能羅列出一大堆自己親眼見證的不文明行車現象:斗氣車、路怒癥、變道不打燈、隨意插隊加塞、不禮讓斑馬線等。開車不文明不僅是個素質問題,還是個法律問題和安全問題。相關部門統計發現,在全國的致死交通事故中,90%以上是因駕駛人交通違法行為導致。

  要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盡快形成跟我國汽車社會相匹配的汽車文明,一方面需要加強他律。在一個不文明駕駛的車主手上,一輛車就是一個社會公共安全的定時炸彈,決不能聽之任之。加大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不給不文明行為留下任何監管死角,正是題中之義。近年來,可以看到從中央到地方,對提升行車文明和道路安全,密集推出了很多創新之舉。比如2011年起實施酒駕入刑,便對酒駕之風踩下重重的剎車,六年來全國因酒駕醉駕導致的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大幅下降,“開車不飲酒,飲酒不開車”也真正從“反復提倡”落地為社會共識,值得點贊。此外,嚴查占用應急車道、不禮讓斑馬線要扣分、鼓勵車主對違法行為“隨手拍”等等,均對不文明行為形成了強大壓力。把這股壓力保持下去,是汽車文明形成的基礎前提。

  另一方面,汽車文明之所以是“文明”,就因為它最終要成為一種意識和行動上的自覺,自律是其核心本質。在這方面,亟需提升廣大車主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莫以“惡小而為之”。常見到很多車主對不文明行為有諸多借口,“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別人也都插隊啦”“當時我正趕時間”等等。然而,車主“方便”了自己,就可能對他人的安全造成危害。尤其是要形成“文明行車光榮”的共識,千萬不要覺得開快車“很牛”,更別用插隊加塞來證明自己是個“老司機”。真正的“中國好司機”不會因為占了便宜、鉆了空子而沾沾自喜,而是懂得安全與責任的分量,懂得事故往往在僥幸中發生。

  目前,廣州的汽車保有量也已超過200萬輛,提倡汽車文明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廣州本身是一個文明之城,廣州車主的素質也相對較高。但是,汽車文明關乎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只有把車主文明意識、停車位配套、道路設計等軟硬件提升到“文明”的高度上去看待,才能使得在廣州開車的體驗更加舒心,廣州整體的交通秩序更加平安有序。

  中國“跑步進入”汽車社會,說明社會的長足進步,公眾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倉廩實而知禮節,汽車文明的形成也許還需要一個過程,但也該用“跑步”的速度追趕上去,盡快構建起一個人車和諧的社會。

關鍵詞: 加分 平安 文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