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四種形態” 抓好監督執紀

近日,四川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雁飛做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在線訪談,就“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在強化日常監督執紀上下功夫”與網友交流。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依據紀律和規矩這把尺子劃分的,這既是對長期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又是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紀檢監察工作所面臨形勢和任務的科學判斷;既是對黨內監督工作的重要理論創新,又是推動紀律審查工作轉型的方向指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王岐山同志的工作報告都對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進行了深入闡述,對實踐“四種形態”提出了明確要求。

作為紀檢干部,我們要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加強對干部黨員的日常監督管理。一是紅臉出汗“治未病”。要強化日常監督,抓早抓小,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處置,努力把違規違紀行為遏制在萌芽狀態。二是抓早抓小“治歪樹”。要對監督檢查和信訪受理中發現的問題線索,以“四種形態”為標準分類處理。三是動輒則咎“治病樹”。要充分發揮“四種形態”考核導向作用,實現由“盯違法”轉向“盯違紀”,由“深挖查透”向“快查快結”轉變。四是嚴肅問責“拔爛樹”。要認真落實責任追究和“一案雙查”等制度,研究出臺“一案雙查”實施辦法,對履行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到位的,做到有責必問、問責必嚴。

關鍵詞: 形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