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以舊換新”政策加持 坤元資產FOF生態圈向“新”而生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88.4萬輛,同比增長33.5%。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助力產業鏈各環節快速發展,加速新能源汽車占領主流市場份額。

為刺激市場需求、優化產業結構,國務院等部門從3月初至今連續發布了“以舊換新”等系列配套政策,旨在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這不僅為處于尋求突破階段的新能源車企創造了難得的窗口期,也為產業鏈上占據技術優勢的中創新航(03931.HK)、禾賽科技(NASDAQ: HSAI)、速騰聚創(2498.HK)等坤元資產FOF生態圈伙伴打開了想象空間。

政策加持 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經濟轉型升級新引擎

近期,國務院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 《方案》)提出了四大行動計劃: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該方案特別強調了對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的支持,以及加快相關技術的研發和產品設備梯次利用,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方案》設定了明確目標: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將較2023年翻倍,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將顯著提升。

“以舊換新”政策的核心在于通過激勵老舊車型的報廢更新,加速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這一政策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購車優惠,還加速了傳統燃油車的淘汰,從而優化了整個汽車產業的結構。事實上,自2020年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就被明確列為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支持領域。

此前,財政部、稅務總局等多個部門已聯合發布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作為長期關注新能源領域的專業投資機構,坤元資產相關負責人指出,隨著我國汽車銷量增速放緩,汽車產業已從“增量時代”步入“增量與存量并重時代”。在此背景下,汽車“以舊換新”帶來的結構性變化顯得尤為重要。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3.4億輛,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僅占6.07%,這表明更新換代的需求巨大,且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技術創新 產業鏈迎發展新機

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預計將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對消費者而言,政策將降低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成本,提升購車積極性;對產業鏈而言,政策將推動產業鏈的完善與發展。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為市場的持續增長提供堅實支撐。

以電池制造領域為例,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電池技術水平的提升直接關系到整車的續航里程和性能。在產業及科研力量的培育下,我國電池企業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推出高能量密度電池產品,并布局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為整車廠商提供更優質的電池解決方案。

坤元資產FOF生態圈伙伴之一,我國動力電池代表企業中創新航(03931.HK),目前就已具備世界領先的高比能、長壽命儲能電芯及相應配套解決方案技術。在近期發布的2023年度業績公告顯示,得益于產能的釋放、產品線的豐富、核心客戶合作黏性的增強,中創新航在2023年實現收入270.06億元,同比增長32.5%,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亮點,智能化控制技術正成為產業鏈企業創新的另一著力點,并取得了可觀成績。近日引發廣泛關注的小米SU7 Pro及小米SU7 Max就搭載了坤元資產FOF生態圈伙伴禾賽科技(NASDAQ: HSAI)超高清遠距激光雷達AT128。作為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制造商,禾賽科技2023年總營收為18.7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2億元增長56.1%。

除禾賽科技以外,今年1月5日成功IPO的港股“激光雷達第一股”速騰聚創(2498.HK)也備受市場關注,其開盤市值超190億港元,一舉躍升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激光雷達企業。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速騰聚創已取得22家汽車整車廠商及一級供應商的超60款車型的量產定點訂單。其中,激光雷達產品出貨量由2022年的5.7萬臺大幅增長至25.96萬臺,漲勢驚人。

不論是禾賽科技,還是速騰聚創,在智能化控制等前瞻技術領域,坤元資產FOF生態圈的伙伴們都展現出強大的實力,這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提振了士氣。從縱目科技、超星未來等智能駕駛領域的企業,到鎂佳科技、華芯智能、導遠電子等智能互聯和精準導航領域。這些新興企業的技術創新正不斷夯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優勢。

股權賦能 科技創新構建新生態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已走過10余年,投融資熱度也隨之奔涌上升。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里,新能源汽車品牌披露投融資金額達3,841.1億元。資本市場的積極參與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大量資金,促進了上下游的整合,提升了產業集中度,并推動了新興技術在產業鏈各環節的應用,從而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的形成。

作為股權投資專業機構,坤元資產自2014年成立以來便一直致力于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布局,并以“科技中國”戰略主線,精準把握行業發展動態,洞察未來趨勢,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成立10年來,從氫燃料電池、鋰電池、智能駕駛等核心環節,到上下游配套的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坤元資產深耕布局,助力相關企業實現快速發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坤元資產還聯合多家頭部機構,打造投資生態圈,精準把握市場機遇。億華通(02402.HK)、容百科技(SH688005)、雅創電子(SZ301099)、中創新航(03931.HK)等科技龍頭企業,在坤元資產股權賦能下,推動其在各自領域迅速崛起,成功實現IPO。截至2024年3月底,坤元資產已累計收獲67家企業IPO。

十載深耕,聚勢待發。展望未來,在政策與社會資本的雙重加持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或將涌現出更多未來產業的明星企業,為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坤元資產也將發揮其專業且高效的投資管理能力,以資本“撬動”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升級,助力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的持續發展壯大,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增長貢獻堅實力量。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