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培養技術人才,職業教育成為世界話題

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專業技術人才必然離不開高品質的職業教育,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走上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快車道,頂層設計更加成熟定型。2021年中公教育成立職教事業部,今年2月開始獨立運營職業教育相關業務,創建嶄新的教育團隊。

一線工作者畢業于職業院校

目前全國職業學校共開設1300余個專業和超12萬個專業點,覆蓋了各行各業有力支撐了我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保障。根據產業布局和行業發展需要,國家大力發展制造產業的創新體系。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發布,共設立19個專業大類、97個專業類、1349個專業,更新幅度超過60%。在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工作者70%以上是職業院校的畢業生。

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景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生命力,近年來職業教育更新了教學體系,涉及范圍非常廣,注重學生真正的實踐能力。 基地提供的虛擬仿真實訓,把真實工作場景搬到實訓室,用最低的成本鍛煉學生操作實踐、反復訓練,很大程度提高了學生技能,也調動了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近日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如火如荼地展開。利用數字化技術,由工件的三維數據驅動,通過材料累加,制造出所需工件……在大賽增材制造技術賽項現場,天津職業大學增材制造技術專業學生趙興元信心滿滿。

魯班工

在比賽中國外選手負責形成比賽作品的方案和數字模型,中方選手通過3D打印快速獲得作品實物,現場測試后再反饋給外方選手進行修改優化。趙興元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國際賽事,在不斷的磨合中默契十足。”在對外合作領域,“魯班工坊”成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的品牌。目前我國職業教育與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的聯系,在海外19個國家建立起20個“魯班工坊”。

為了迎合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中公教育在行業深耕20余年,有非常專業的團隊和對行業深入的認知與理解。基于自身先發優勢推動職業教育產業鏈各方全面提升效率,助力“促就業”,是水到渠成的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