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滬寧合高鐵(滬寧段)江都制梁場首榀箱梁成功架設


【資料圖】

中新網揚州9月30日電 (記者 崔佳明)9月30日,新建滬寧合高鐵(滬寧段)江都制梁場首榀箱梁成功架設,標志著項目施工生產進入箱梁架設新階段。

9月30日,新建滬寧合高鐵(滬寧段)江都制梁場首榀箱梁成功架設,標志著項目施工生產進入箱梁架設新階段。崔佳明 攝

據了解,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沿江通道主要路網客流、沿海及京滬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運輸。該項目建成后,在合肥都市圈與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間再增一條快速通道,對于優化沿長江地區鐵路網布局、服務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推動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新建滬寧合高鐵(滬寧段)江都制梁場首榀箱梁架設現場。崔佳明 攝

中國鐵建大橋局相關負責人告訴中新網記者,本次架設的首榀箱梁長32.6米、寬12.6米、高3.015米、重700多噸,為確保首榀箱梁順利架設,江都制梁場嚴密部署,科學組織,反復優化箱梁運架施工方案。記者在現場看到,隨著指揮人員的“開架”指令發出,兩臺450噸跨線提梁機平穩、精準地將首榀箱梁成功架設。據該負責人介紹,預計滬寧合高鐵全線將在2029年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目前累計預制箱梁35榀。隨著首榀箱梁的順利架設,10月中下旬,我們將采用900噸級運梁車、架橋機和跨線提梁機協調配合,利用‘1+6+N’智控系統實時監控架橋機的運行狀態,確保架梁安全可控,營造項目施工大干快上的良好氛圍。”江都制梁場項目經理羅勇表示。

江都制梁場是中國鐵建大橋局首個將BIM智控中心、智能化設備、產業工人社區融為一體的環境友好型梁場。梁場以“智能建造、綠色建造”為目標,全面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集合綠色低碳技術應用,實現綜合綠化率近60%;以數字化方式為依托,采用一個平臺,六個中心,多個應用的“1+6+N”平臺架構,萬物聯動、BIM模型數字化呈現;結合“物業式管理”思路,本著打造安心、舒心、放心“三心”社區環境要求,社區內探親房、超市、洗浴間、快遞柜、運動場等各種基礎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產業工人足不出戶,利用“一卡通”消費,在社區實現快樂生活、購物、娛樂、學習等需求,打造“精品、數字、綠色、人文、平安”全方位發展的新型梁場。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